劣化绝缘子紫外脉冲检测法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绝缘子检测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电压分布法 | 第12页 |
1.2.2 短路叉法 | 第12页 |
1.2.3 脉冲电流法 | 第12页 |
1.2.4 超声波检测法 | 第12页 |
1.2.5 红外成像检测法 | 第12-13页 |
1.2.6 紫外成像检测法 | 第13页 |
1.2.7 紫外脉冲检测法 | 第13-14页 |
1.3 绝缘子状态预测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紫外脉冲检测法原理 | 第16-29页 |
2.1 气体放电理论 | 第16-19页 |
2.1.1 汤生气体放电 | 第16-17页 |
2.1.2 流注放电 | 第17页 |
2.1.3 辐射跃迁 | 第17页 |
2.1.4 复合辐射 | 第17-18页 |
2.1.5 轫致辐射 | 第18-19页 |
2.2 绝缘子放电辐射光谱分析 | 第19-24页 |
2.2.1 日盲区 | 第19-20页 |
2.2.2 绝缘子放电的紫外光谱 | 第20-24页 |
2.3 紫外光敏管工作原理 | 第24-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高压电晕紫外检测系统设计 | 第29-45页 |
3.1 紫外电晕检测仪硬件设计 | 第29-37页 |
3.1.1 紫外光透镜 | 第30-31页 |
3.1.2 紫外传感器的驱动电路 | 第31-35页 |
3.1.3 微处理器系统及相关模块 | 第35-36页 |
3.1.4 报警模块 | 第36-37页 |
3.1.5 电源模块 | 第37页 |
3.2 紫外电晕检测仪高压实验装置 | 第37-44页 |
3.2.1 高压试验变压器部分 | 第37-38页 |
3.2.2 绝缘子的悬挂 | 第38-39页 |
3.2.3 电流检测模块 | 第39-43页 |
3.2.3.1 电流采样及放大电路 | 第40-42页 |
3.2.3.2 正负电源电路 | 第42页 |
3.2.3.3 精密整流电路 | 第42-43页 |
3.2.4 紫外光源设计 | 第43-4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紫外电晕检测仪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45-68页 |
4.1 用户应用程序的设计及实现 | 第46-55页 |
4.1.1 需求描述 | 第46页 |
4.1.2 触摸屏人机界面设计 | 第46-47页 |
4.1.3 软件工作过程简述 | 第47页 |
4.1.4 Qt简介 | 第47-48页 |
4.1.5 Qt的信号与槽机制 | 第48页 |
4.1.6 系统设置初始化 | 第48-49页 |
4.1.7 数据采集和显示 | 第49-51页 |
4.1.8 数据存储 | 第51-52页 |
4.1.9 报警程序 | 第52页 |
4.1.10 保存系统设置信息 | 第52-53页 |
4.1.11 电池电量显示 | 第53-55页 |
4.1.12 串口发送数据 | 第55页 |
4.2 数据采集驱动程序设计 | 第55-62页 |
4.2.1 设备驱动程序简介 | 第55-57页 |
4.2.2 驱动程序的类型 | 第57页 |
4.2.3 数据采集功能设计 | 第57-59页 |
4.2.3.1 内核函数和头文件 | 第57-58页 |
4.2.3.2 配置中断 | 第58页 |
4.2.3.3 中断服务函数 | 第58-59页 |
4.2.4 字符型设备驱动的框架 | 第59-62页 |
4.3 紫外检测仪有限状态机软件设计 | 第62-66页 |
4.3.1 有限状态机简介 | 第62页 |
4.3.2 紫外检测仪的状态图 | 第62-63页 |
4.3.3 紫外检测仪的有限状态机实现 | 第63-6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五章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绝缘子分类研究 | 第68-93页 |
5.1 龙王变电站实地检测 | 第68-69页 |
5.2 绝缘子紫外脉冲统计特性 | 第69-73页 |
5.2.1 单个陶瓷绝缘子起晕电压 | 第69-70页 |
5.2.2 单个绝缘子紫外脉冲与电压的关系 | 第70-71页 |
5.2.3 单个绝缘子紫外脉冲随时间的关系 | 第71-73页 |
5.2.4 紫外脉冲的时间间隔 | 第73页 |
5.3 紫外脉冲波形的频谱特性 | 第73-76页 |
5.3.1 频谱分析简介 | 第74页 |
5.3.2 紫外脉冲波形的傅里叶变换 | 第74-76页 |
5.4 支持向量机分类正常绝缘子和劣化绝缘子 | 第76-91页 |
5.4.1 支持向量机原理 | 第76-79页 |
5.4.2 傅里叶变换提取特征向量进行分类 | 第79-81页 |
5.4.3 功率谱密度估计提取特征向量 | 第81-91页 |
5.4.3.1 周期图法 | 第83-86页 |
5.4.3.2 Welcch法功率谱估计 | 第86-91页 |
5.4.3.3 Burg算法功率谱估计 | 第9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93-95页 |
6.1 总结 | 第93-94页 |
6.2 展望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99-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