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1.1 手持式无线核相仪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态势 | 第10-12页 |
1.2.1 一次核相 | 第10-11页 |
1.2.2 二次核相 | 第11-12页 |
1.3 论文工作内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系统方案设计 | 第13-23页 |
2.1 手持式无线核相仪的架构 | 第13页 |
2.2 核相方法原理 | 第13-21页 |
2.2.1 过零检测法 | 第14-15页 |
2.2.2 波形变换法 | 第15-16页 |
2.2.3 相关测量法 | 第16-17页 |
2.2.4 傅里叶变换法 | 第17页 |
2.2.5 相位差检测方法选择 | 第17-21页 |
2.3 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 | 第21-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硬件平台搭建 | 第23-38页 |
3.1 MSP430系统 | 第23-31页 |
3.1.1 单片机选择 | 第23-25页 |
3.1.2 人机交互系统 | 第25-27页 |
3.1.3 采集系统 | 第27-31页 |
3.2 FPGA系统 | 第31-35页 |
3.2.1 GPS接收机 | 第32-33页 |
3.2.2 无线传输系统 | 第33-35页 |
3.2.3 恒温晶振 | 第35页 |
3.3 电源系统 | 第35-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软件系统构建 | 第38-58页 |
4.1 无线核相仪的工作流程 | 第38-39页 |
4.2 时钟同步系统 | 第39-50页 |
4.2.1 设计工具 | 第39-41页 |
4.2.2 时钟同步方案 | 第41-42页 |
4.2.3 GPS时钟同步 | 第42-45页 |
4.2.4 无线时钟同步 | 第45-50页 |
4.3 控制及显示系统 | 第50-55页 |
4.3.1 IAR Embedded Workbench软件 | 第50页 |
4.3.2 扫描键盘驱动 | 第50-51页 |
4.3.3 液晶屏驱动 | 第51-52页 |
4.3.4 A/D采集模块 | 第52-54页 |
4.3.5 均值滤波算法实现 | 第54-55页 |
4.4 MSP430与FPGA的通信协议设计 | 第55-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 第58-63页 |
5.1 幅值精度测量实验 | 第58-59页 |
5.1.1 电压幅值精度测试 | 第58页 |
5.1.2 电流幅值精度测试 | 第58-59页 |
5.2 相位差精度测量实验 | 第59-61页 |
5.2.1 单机相位差精度测试 | 第59-60页 |
5.2.2 无线核相相位差精度测试 | 第60-61页 |
5.3 频率测量精度实验 | 第61页 |
5.4 功能及测试精度指标 | 第61-6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6.1 总结 | 第63页 |
6.2 展望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附录A 装置实物图 | 第69-70页 |
附录B 软件关键程序 | 第70-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