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引言 | 第10-12页 |
| (一)选题背景 | 第10页 |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一、工伤补偿先行支付的概念、分类及其制度正当性 | 第12-18页 |
| (一)工伤补偿先行支付制度的概念 | 第12页 |
| (二)工伤补偿先行支付制度的分类 | 第12-13页 |
| 1、根据资金来源的分类 | 第12-13页 |
| 2、根据适用情形的分类 | 第13页 |
| (三)工伤补偿先行支付制度的正当性 | 第13-18页 |
| 1、政府责任 | 第13-14页 |
| 2、社会保险关系自动发生主义 | 第14-16页 |
| 3、保险法代位权理论 | 第16-18页 |
| 二、我国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制度的法律规定现状及其实施困境 | 第18-30页 |
| (一)我国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制度的法律规定现状 | 第18-20页 |
| 1、《社会保险法》的相关规定 | 第18页 |
| 2、《社会保险基金先行支付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 | 第18-19页 |
| 3、《工伤保险经办规程》的相关规定 | 第19-20页 |
| (二)我国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制度的实施困境 | 第20-30页 |
| 1、我国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制度面临实施困境的表现 | 第20-22页 |
| 2、我国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制度面临实施困境的原因 | 第22-30页 |
| 三、我国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制度走出困境的出路 | 第30-39页 |
| (一)规范我国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制度的主体资格 | 第30-32页 |
| 1、明确用人单位不是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的申请主体 | 第30-31页 |
| 2、赋予非法用工单位的工伤职工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的申请主体资格 | 第31-32页 |
| (二)简化我国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制度的申请程序 | 第32-35页 |
| 1、取消工伤认定的前置性要求 | 第32-34页 |
| 2、取消提供公安机关与社会保险部门证明材料的要求 | 第34-35页 |
| (三)完善我国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制度的资金保障机制 | 第35-39页 |
| 1、建立独立于工伤保险基金的专项基金 | 第35-36页 |
| 2、完善追偿机制 | 第36-38页 |
| 3、提高对不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的惩罚力度 | 第38-39页 |
| 结语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 致谢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