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2 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0-12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4-30页 |
2.1 企业社会责任 | 第14-21页 |
2.1.1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界定 | 第14-16页 |
2.1.2 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趋势——基于GRI指南的分析 | 第16-21页 |
2.2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相关理论 | 第21-25页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2-23页 |
2.2.2 合法性理论 | 第23-25页 |
2.3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5-28页 |
2.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25-27页 |
2.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27-28页 |
2.4 现有研究述评 | 第28-30页 |
3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概念模型构建 | 第30-45页 |
3.1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需求和供给 | 第30-37页 |
3.1.1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需求 | 第30-32页 |
3.1.2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供给 | 第32-37页 |
3.2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收益与成本 | 第37-39页 |
3.2.1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可能产生的收益 | 第37-38页 |
3.2.2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可能产生的成本 | 第38-39页 |
3.3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概念模型 | 第39-45页 |
3.3.1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产生基础 | 第40页 |
3.3.2 概念模型的构建 | 第40-45页 |
4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量化模型的构建 | 第45-58页 |
4.1 应用系统动力学的可行性分析 | 第45-46页 |
4.2 动力学系统因果关系图 | 第46-51页 |
4.2.1 企业期望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子系统 | 第46-47页 |
4.2.2 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存量子系统 | 第47-48页 |
4.2.3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子系统 | 第48-49页 |
4.2.4 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存量子系统 | 第49-50页 |
4.2.5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系统 | 第50-51页 |
4.3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系统动力学流图的构建 | 第51-58页 |
4.3.1 简化状态下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系统流图 | 第52-53页 |
4.3.2 考虑企业信息存量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系统流图 | 第53页 |
4.3.3 考虑吸收效率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系统流图 | 第53-55页 |
4.3.4 考虑接收效率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系统流图 | 第55-56页 |
4.3.5 考虑外部利益相关者期望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系统流图 | 第56-58页 |
5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模型模拟和结果讨论 | 第58-73页 |
5.1 简化状态下的系统模型模拟及结果分析 | 第58-60页 |
5.2 考虑企业信息存量的系统模型模拟及结果分析 | 第60-63页 |
5.3 考虑吸收效率的系统模型模拟及结果分析 | 第63-65页 |
5.4 考虑接收效率的系统模型模拟及结果分析 | 第65-67页 |
5.5 考虑外部利益相关者期望的系统模型模拟及结果分析 | 第67-73页 |
6 结论 | 第73-78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73-75页 |
6.2 管理启示 | 第75-77页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