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导论 | 第12-18页 |
一、选题依据 | 第12页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三)文献综述评价 | 第16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6页 |
(二)比较研究法 | 第16-17页 |
(三)历史分析法 | 第17页 |
五、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 | 第17-18页 |
(一)研究的重点 | 第17页 |
(二)研究的难点 | 第17页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一章 新媒体与政党执政能力相关概念概述 | 第18-26页 |
一、新媒体的基本概念 | 第18-22页 |
(一)新媒体的内涵 | 第18-19页 |
(二)新媒体的类型 | 第19-20页 |
(三)新媒体的特征 | 第20-22页 |
二、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基本内涵 | 第22-24页 |
(一)政党执政能力的基本内涵 | 第22-23页 |
(二)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基本内涵 | 第23-24页 |
三、新媒体与政党执政能力的相互关系 | 第24-26页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与传媒关系的历史回顾及总结 | 第26-38页 |
一、建国之初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与传媒关系的发展 | 第26-29页 |
二、改革开放至十五大前中国共产党与传媒关系的发展 | 第29-32页 |
三、十五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与传媒关系的发展 | 第32-35页 |
四、中国共产党与传媒关系发展的经验 | 第35-38页 |
第三章 新媒体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面临的挑战 | 第38-55页 |
一、新媒体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 | 第38-41页 |
(一)政党意识形态的重要性 | 第38-39页 |
(二)新媒体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 | 第39-41页 |
二、新媒体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力面临的挑战 | 第41-46页 |
(一)政治领导层面 | 第42-44页 |
(二)社会领导层面 | 第44-45页 |
(三)文化领导层面 | 第45-46页 |
三、新媒体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党内反腐败面临的挑战 | 第46-49页 |
(一)新媒体背景下党内腐败治理的具体内涵 | 第47-48页 |
(二)新媒体背景下党内反腐所面临的挑战 | 第48-49页 |
四、新媒体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所面临的考验 | 第49-55页 |
(一)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概念的提出 | 第50-51页 |
(二)新媒体背景下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面临的挑战 | 第51-55页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提升的新媒体路径和机制选择 | 第55-70页 |
一、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发展与创新的机制研究 | 第55-57页 |
(一)新媒体:党的意识形态宣传与引导的合理通道 | 第55-56页 |
(二)新媒体:党的意识形态丰富与完善的有效路径 | 第56-57页 |
二、建构良好的执政党媒介形象,提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 | 第57-62页 |
(一)建构中国共产党良好媒介形象的必要性 | 第57-58页 |
(二)利用新媒体建构执政党形象的培育机制 | 第58-61页 |
(三)提升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影响力 | 第61-62页 |
三、利用新媒体手段推动党内腐败的治理 | 第62-65页 |
(一)新媒体路径下党内反腐败的效用发挥 | 第62-63页 |
(二)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 | 第63-65页 |
(三)推进纯洁性政党建设 | 第65页 |
四、拓展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路径选择 | 第65-70页 |
(一)构建法制化传媒关系,助推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 | 第66-67页 |
(二)推进主政者与传媒交往能力建设 | 第67-68页 |
(三)提升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沟通交流能力 | 第68-70页 |
结语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攻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