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2,4,9-三氮杂金刚烷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注释表第11-12页
1 绪论第12-27页
    1.1 引言第12页
    1.2 金刚烷类含能材料研究发展第12-17页
        1.2.1 研究意义及背景第12-13页
        1.2.2 多硝基金刚烷合成研究进展第13-17页
    1.3 氮杂环化合物研究现状第17-20页
        1.3.1 研究意义及背景第17-18页
        1.3.2 氮杂环化合物合成研究第18-20页
    1.4 氮杂金刚烷研究现状第20-25页
        1.4.1 研究意义及背景第20-21页
        1.4.2 一氮杂金刚烷合成研究第21-22页
        1.4.3 二氮杂金刚烷合成第22-23页
        1.4.4 三氮杂金刚烷合成研究第23-24页
        1.4.5 四氮杂金刚烷合成第24-25页
    1.5 本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第25-27页
        1.5.1 本课题选题依据第25-26页
        1.5.2 本课题研究内容第26-27页
2 2,4,9-三氮杂金刚烷骨架构建探索第27-41页
    2.1 引言第27页
    2.2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27-29页
        2.2.1 实验主要仪器第28页
        2.2.2 实验主要试剂第28-29页
    2.3 丙酮二羧酸二甲酯的合成第29-31页
        2.3.1 实验部分第29-30页
        2.3.2 原料中结晶水对反应的影响第30页
        2.3.3 氧化脱羧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第30-31页
        2.3.4 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第31页
    2.4 3-氰基亚甲基-1,5-戊二酸二甲酯第31-33页
        2.4.1 实验部分第31-32页
        2.4.2 反应温度对收率的影响第32-33页
        2.4.3 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第33页
    2.5 3-氰基甲基-1,5-戊二酸二甲酯的合成第33-35页
        2.5.1 实验部分第33-34页
        2.5.2 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第34页
        2.5.3 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第34-35页
    2.6 甲川三乙酸的合成第35-36页
        2.6.1 实验部分第35页
        2.6.2 反应温度对收率的影响第35-36页
        2.6.3 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第36页
    2.7 甲川三乙酸三甲酯的合成第36-37页
        2.7.1 实验部分第36-37页
        2.7.2 结果与讨论第37页
    2.8 3-羟乙基-1,5-戊二醇的合成第37-38页
        2.8.1 实验部分第37-38页
        2.8.2 结果与讨论第38页
    2.9 3-(2-氧乙基)戊二醛的合成探索第38-39页
        2.9.1 实验部分第38-39页
        2.9.2 结果与讨论第39页
    2.10 本章小结第39-41页
3 2,4,9-三硝基-2,4,9三氮杂-7-金刚烷醇硝酸酯合成探索第41-62页
    3.1 引言第41页
    3.2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41-43页
        3.2.1 实验主要仪器第41-42页
        3.2.2 实验主要试剂第42-43页
    3.3 2,4,9-三氧杂-7-金刚烷醇的合成第43-46页
        3.3.1 实验部分第43-44页
        3.3.2 溶剂对反应收率的影响第44页
        3.3.3 温度对反应收率的影响第44-45页
        3.3.4 反应时间对实验收率的影响第45-46页
    3.4 氧杂金刚烷醇为原料构建三氮杂金刚烷环探索第46-50页
        3.4.1 将TRAT作为模版反应研究构环反应条件第46-49页
        3.4.2 浓硫酸/乙腈条件环合尝试第49页
        3.4.3 与苄胺环合尝试第49-50页
        3.4.4 与甲胺环合尝试第50页
    3.5 2,4,9-三氧杂-7-金刚烷醇硝酸酯的合成第50-51页
        3.5.1 实验部分第50-51页
        3.5.2 结果与讨论第51页
    3.6 氧杂金刚烷醇硝酸酯为原料构建三氮杂金刚烷环探索第51-53页
        3.6.1 浓硫酸/乙腈条件环合尝试第52页
        3.6.2 与苄胺环合尝试第52页
        3.6.3 与甲胺环合尝试第52-53页
    3.7 经由缩醛构建三氮杂金刚烷环路线的探索第53-55页
        3.7.1 4-(2’,2’-二乙氧基乙基)-2,6-二乙氧基四氢-2H-吡喃-4-醇合成第53-54页
        3.7.2 缩醛与苄胺环合尝试第54页
        3.7.3 缩醛与甲胺环合尝试第54-55页
    3.8 “一锅法”合成2,4,9-三苄基-2,4,9-三氮杂-7-金刚烷醇第55-57页
        3.8.1 实验部分第55-56页
        3.8.2 原料对构环反应的影响第56页
        3.8.3 温度对反应收率的影响第56页
        3.8.4 反应时间对反应收率的影响第56-57页
    3.9 2,4,9-三乙酰基-7-乙酰氧基-2,4,9-三氮杂金刚烷合成第57-58页
        3.9.1 实验部分第57页
        3.9.2 加氢方式对反应收率的影响第57-58页
        3.9.3 反应时间对反应收率的影响第58页
        3.9.4 脱苄乙酰化方式对反应影响第58页
    3.10 2,4,9-三硝基-2,4,9-三氮杂-7-金刚烷醇硝酸酯的合成第58-60页
        3.10.1 实验部分第58-59页
        3.10.2 结果与讨论第59页
        3.10.3 2,4,9-三硝基-2,4,9-三氮杂-7-金刚烷醇硝酸酯热稳定性研究第59-60页
        3.10.4 2,4,9-三硝基-2,4,9-三氮杂-7-金刚烷醇硝酸酯的爆轰性能研究第60页
    3.11 本章小结第60-62页
4 结论与展望第62-64页
    4.1 研究结论第62页
    4.2 创新点第62页
    4.3 课题展望第62-64页
致谢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0页
附录第70-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隔膜生物电化学体系对硝基酚强化还原与其结构的关系探究
下一篇:反相强阳离子交换混合色谱固定相的制备、评价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