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2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硝基酚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第11-22页 |
1.2.1 物理法 | 第12-13页 |
1.2.2 化学法 | 第13-15页 |
1.2.3 生物法 | 第15-16页 |
1.2.4 生物电化学(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BES)技术 | 第16-20页 |
1.2.5 本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20-22页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2-31页 |
2.1 实验装置 | 第22-23页 |
2.2 实验所用的仪器与药品 | 第23-24页 |
2.3 溶液的配置 | 第24-25页 |
2.4 反应器的控制 | 第25-26页 |
2.4.1 PNP去除实验 | 第25-26页 |
2.4.2 ONP、MNP、PNP去除实验 | 第26页 |
2.5 测试方法 | 第26-27页 |
2.5.1 硝基酚及其产物浓度分析方法 | 第26-27页 |
2.5.2 酸根浓度检测分析方法 | 第27页 |
2.5.3 氨氮的检测分析方法 | 第27页 |
2.5.4 电化学监测方法 | 第27页 |
2.5.5 键级的计算 | 第27页 |
2.5.6 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及分析 | 第27页 |
2.6 计算方法 | 第27-31页 |
2.6.1 硝基酚的去除和氨基酚的生成 | 第27-29页 |
2.6.2 电子供体的利用率 | 第29页 |
2.6.3 库伦效率和能耗 | 第29-31页 |
3 BC-BES体系中PNP的强化还原 | 第31-50页 |
3.1 生物阳极和生物阴极的驯化 | 第31页 |
3.2 BC-BES反应器的启动 | 第31-32页 |
3.3 还原产物的鉴别 | 第32-34页 |
3.4 反应器的运行 | 第34-36页 |
3.5 生物阴极的作用 | 第36-37页 |
3.6 不同乙酸盐的用量对体系的影响 | 第37-41页 |
3.6.1 乙酸盐用量对硝基酚去除和氨基酚还原的影响 | 第37-40页 |
3.6.2 不同乙酸盐用量下的库伦效率 | 第40-41页 |
3.7 乙酸盐用量对矿化的影响 | 第41-42页 |
3.8 不同进水负荷对PNP还原的影响 | 第42-44页 |
3.9 不同HRT对PNP还原的影响 | 第44-45页 |
3.10 阴极生物相分析 | 第45-47页 |
3.11 BC-BES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 第47-48页 |
3.12 小结 | 第48-50页 |
4 BC-BES中不同结构硝基酚的还原特性及生物相分析 | 第50-63页 |
4.1 对比实验条件的确定 | 第50页 |
4.2 不同结构硝基酚在生物阴极的还原效果 | 第50-52页 |
4.3 不同结构硝基酚在阳极出水的还原效果 | 第52-54页 |
4.4 不同结构氨基酚在阳极的矿化 | 第54-55页 |
4.5 不同结构氨基酚的量子化学计算 | 第55-57页 |
4.6 降解不同结构硝基酚时阴极和阳极对应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第57-63页 |
4.6.1 菌群多样性比较 | 第57-58页 |
4.6.2 物种及其丰度分析 | 第58-63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63-65页 |
5.1 结论 | 第63-64页 |
5.2 问题与建议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3页 |
附录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