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1.2.1 金融效率的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2.2 金融宏观效率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1.2.3 金融微观效率研究综述 | 第18-20页 |
1.2.4 总体评价 | 第20-21页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22-23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1.4.2 结构安排 | 第22-23页 |
1.5 创新点 | 第23-24页 |
第2章 金融效率相关理论基础 | 第24-32页 |
2.1 金融资源及配置 | 第24-25页 |
2.1.1 金融资源 | 第24-25页 |
2.1.2 金融资源配置 | 第25页 |
2.2 金融效率及度量 | 第25-27页 |
2.2.1 金融效率 | 第25-26页 |
2.2.2 金融效率度量方法 | 第26-27页 |
2.3 金融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第27-30页 |
2.3.1 宏观影响因素的规范分析 | 第27-29页 |
2.3.2 微观影响因素的规范分析 | 第29-30页 |
小结 | 第30-32页 |
第3章 山东省金融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 第32-41页 |
3.1 山东省金融资源配置的总体分析 | 第32-33页 |
3.1.1 货币资源总体分析 | 第32-33页 |
3.1.2 人力资源总体分析 | 第33页 |
3.2 山东省金融资源配置结构分析 | 第33-40页 |
3.2.1 山东省金融机构信贷资源 | 第33-35页 |
3.2.2 山东省证券业发展分析 | 第35-37页 |
3.2.3 山东省保险业发展分析 | 第37-39页 |
3.2.4 山东省对外开放情况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山东省金融效率评价 | 第41-53页 |
4.1 效率评价模型的选择及介绍 | 第41-46页 |
4.1.1 模型选择 | 第41-42页 |
4.1.2 模型介绍 | 第42-46页 |
4.2 指标及样本数据的选择 | 第46-48页 |
4.2.1 指标的选择 | 第46-47页 |
4.2.2 样本数据的来源及取值 | 第47-48页 |
4.3 基于DEA方法的效率评价 | 第48-52页 |
4.3.1 山东省金融效率总体评价结果 | 第48-50页 |
4.3.2 山东省金融效率松弛变量分析 | 第50-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山东省金融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第53-65页 |
5.1 DEA-Tobit模型介绍 | 第53-54页 |
5.1.1 Tobit模型 | 第53页 |
5.1.2 DEA-Tobit模型 | 第53-54页 |
5.2 宏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54-59页 |
5.2.1 宏观影响因素的指标选择 | 第54-56页 |
5.2.2 宏观影响因素的样本数据 | 第56-57页 |
5.2.3 序列相关关系及平稳性检验 | 第57-58页 |
5.2.4 宏观影响因素DEA-Tobit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第58-59页 |
5.3 微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59-64页 |
5.3.1 微观影响因素的指标选择 | 第60-61页 |
5.3.2 微观影响因素的样本数据 | 第61-62页 |
5.3.3 序列相关关系及平稳性检验 | 第62页 |
5.3.4 微观影响因素DEA-Tobit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第62-64页 |
小结 | 第64-65页 |
第6章 提升山东省金融效率对策建议 | 第65-70页 |
6.1 改善山东省经济、金融环境 | 第65-66页 |
6.1.1 积极扩大山东省内需 | 第65页 |
6.1.2 着力发展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 第65-66页 |
6.1.3 加大直接融资规模 | 第66页 |
6.1.4 促进金融对外开放 | 第66页 |
6.1.5 加大金融创新力度 | 第66页 |
6.2 改善山东省金融资源状况 | 第66-68页 |
6.2.1 拓宽金融资源总量,优化金融资源结构 | 第66-67页 |
6.2.2 大力发展山东省农村金融机构 | 第67页 |
6.2.3 建立山东省特色金融人才库 | 第67-68页 |
小结 | 第68-7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