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1-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9页 |
1.2.1 北大西洋涛动定义 | 第12-13页 |
1.2.2 北大西洋海温与北大西洋涛动的关系 | 第13-14页 |
1.2.3 热带大西洋海温与北大西洋涛动的关系 | 第14-15页 |
1.2.4 北大西洋涛动对全球气候系统的影响 | 第15-19页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19-22页 |
1.4 附图 | 第22-24页 |
2 资料和方法 | 第24-38页 |
2.1 资料介绍 | 第24-25页 |
2.2 分析方法介绍 | 第25-29页 |
2.2.1 回归分析 | 第25-27页 |
2.2.2 相关分析 | 第27页 |
2.2.3 合成分析 | 第27-28页 |
2.2.4 经验正交函数分解 | 第28页 |
2.2.5 奇异值分解 | 第28页 |
2.2.6 E-P 通量 | 第28-29页 |
2.3 ECHAM4模型介绍 | 第29-32页 |
2.3.1 ECHAM4全球大气环流模型 | 第29-31页 |
2.3.2 模型偏差校验 | 第31-32页 |
2.4 SBDART辐射传输模型介绍 | 第32-33页 |
2.5 附图 | 第33-38页 |
3 北大西洋马蹄型海温异常对NAO型大气环流的影响 | 第38-69页 |
3.1 引言 | 第38-39页 |
3.2 北大西洋马蹄型海温 | 第39-41页 |
3.3 北大西洋马蹄型海温的形成 | 第41-44页 |
3.4 北大西洋马蹄型海温的季节演变 | 第44-45页 |
3.5 北大西洋马蹄型海温与冬季三极子型海温的区别 | 第45-46页 |
3.6 北大西洋马蹄型海温对后期大气环流的影响 | 第46-52页 |
3.7 北大西洋马蹄型海温预报能力判断 | 第52-54页 |
3.8 ECHAM4数值模拟试验 | 第54-56页 |
3.9 小结与讨论 | 第56-58页 |
3.9.1 小结 | 第56-58页 |
3.9.2 讨论 | 第58页 |
3.10 附图 | 第58-69页 |
4 热带大西洋海温异常对NAO型大气环流的影响 | 第69-94页 |
4.1 引言 | 第69-70页 |
4.2 遥相关波列的强迫源 | 第70-72页 |
4.3 NAO正负位相转换事件 | 第72-74页 |
4.4 ECHAM4数值模拟 | 第74-77页 |
4.5 遥相关物理机制分析 | 第77-78页 |
4.6 典型个例分析 | 第78-80页 |
4.7 小结与讨论 | 第80-82页 |
4.7.1 小结 | 第80-82页 |
4.7.2 讨论 | 第82页 |
4.8 附图 | 第82-94页 |
5 北大西洋海温异常对中国区域气候及平流层辐射强迫的影响 | 第94-122页 |
5.1 引言 | 第94-95页 |
5.2 NAH对中国区域气候的影响 | 第95-98页 |
5.2.1 观测数据分析 | 第96页 |
5.2.2 数值试验结果 | 第96-98页 |
5.3 热带加勒比海温对中国区域气候的影响 | 第98页 |
5.4 NAO对中国区域臭氧总量的影响及平流层辐射强迫 | 第98-105页 |
5.4.1 NAO对中国区域臭氧总量变化特征的影响 | 第99-102页 |
5.4.2 东北臭氧总量变化的辐射强迫数值试验 | 第102-105页 |
5.4.2.1 全波段太阳辐射强迫 | 第103-104页 |
5.4.2.2 紫外波段辐射强迫 | 第104-105页 |
5.5 小结与讨论 | 第105-107页 |
5.5.1 小结 | 第105-106页 |
5.5.2 讨论 | 第106-107页 |
5.6 附图 | 第107-122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122-125页 |
6.1 结论与创新点 | 第122-123页 |
6.2 讨论 | 第123-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30页 |
致谢 | 第130-132页 |
已发表论文 | 第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