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9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二)相关理论 | 第10-12页 |
1.公共管理理论 | 第10页 |
2.基层社会治理、多元治理和善治理论 | 第10-11页 |
3.社会信任理论 | 第11-12页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1.基层治理 | 第12页 |
2.信任 | 第12-13页 |
3.医患纠纷 | 第13页 |
4.调解 | 第13-14页 |
(四)国内外医患纠纷及其调解研究的现状 | 第14-17页 |
(五)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17-19页 |
1.研究方法 | 第17页 |
2.研究思路 | 第17-19页 |
一、基层社会治理与Y县医患纠纷调解的历史演变 | 第19-26页 |
(一)Y县概况及其彝区特点 | 第19-21页 |
1. Y县概况 | 第19-20页 |
2. Y县作为彝区的社会特征 | 第20-21页 |
(二)改革开放前Y县基层社会治理与医患纠纷调解 | 第21-23页 |
1.改革开放前Y县的基层社会治理 | 第21-23页 |
2.改革开放前Y县的医患纠纷的调解 | 第23页 |
(三)改革开放以来Y县基层社会治理与医患纠纷调解 | 第23-26页 |
1.改革开放以来Y县的基层社会治理 | 第23页 |
2.改革开放以来Y县的医患纠纷的调解 | 第23-26页 |
二、人民调解在Y县医患纠纷处置中的路径及对社会治理的作用 | 第26-37页 |
(一)人民调解在Y县医患纠纷处置中的运行 | 第26-31页 |
1.人民调解在Y县医患纠纷的介入 | 第26-29页 |
2.人民调解在Y县医患纠纷的主要特征 | 第29-31页 |
(二)人民调解处置Y县医患纠纷中对社会治理作用 | 第31-35页 |
1.人民调解与基层自治能力建设 | 第31-34页 |
2.人民调解与民间社会信任的重构 | 第34-35页 |
(三)人民调解在处置Y县医患纠纷中对社会治理的有限性 | 第35-37页 |
1.人民调解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处置Y县医患纠纷中的权力缺陷 | 第35页 |
2.人民调解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处置Y县医患纠纷的机制缺陷 | 第35-37页 |
三、行政调解在Y县医患纠纷处置中的路径及对社会治理的作用 | 第37-45页 |
(一)行政调解在Y县医患纠纷处置中的运行 | 第37-41页 |
1.行政调解在Y县医患纠纷的介入 | 第37-39页 |
2.行政调解在Y县医患纠纷的主要特征 | 第39-41页 |
(二)行政调解在处置Y县医患纠纷中对社会治理作用 | 第41-42页 |
1.行政调解与基层政府公信力建立 | 第41页 |
2.行政调解与和谐民族关系构建 | 第41-42页 |
(三)行政调解在处置Y县医患纠纷中对社会治理的有限性 | 第42-45页 |
1.行政调解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处置Y县医患纠纷的权力缺陷 | 第42-43页 |
2.行政调解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处置Y县医患纠纷的机制缺陷 | 第43-45页 |
四、司法调解在Y县医患纠纷处置中的路径及对社会治理的作用 | 第45-52页 |
(一)司法调解在Y县医患纠纷处置中的运行 | 第45-47页 |
1.司法调解在Y县医患纠纷的介入 | 第45-47页 |
2.司法调解在Y县医患纠纷的主要特征 | 第47页 |
(二)司法调解在处置Y县医患纠纷中对社会治理作用 | 第47-49页 |
1.司法调解与彝区社会的法治普及 | 第47-48页 |
2.司法调解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化 | 第48-49页 |
(三)司法调解在处置Y县医患纠纷中对社会治理的有限性 | 第49-52页 |
1.司法调解的介入时机与边界 | 第49-50页 |
2.司法调解与民间习惯法的协调与冲突 | 第50-52页 |
五、结论与反思 | 第52-54页 |
(一)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中构建医患纠纷大调解体系 | 第52页 |
(二)以国家法改造彝区社会的习惯法 | 第52-53页 |
(三)以加大投入缓解基层医疗资源的紧张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访谈对象列表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