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生产管理论文--产品管理论文

企业家代言自我效应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

论文创新点第6-8页
中文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1 绪论第17-28页
    1.1 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第17-23页
        1.1.1 问题的提出第17-18页
        1.1.2 选题的动因第18-20页
        1.1.3 研究意义第20-22页
        1.1.4 创新之处第22-23页
    1.2 研究思路、框架和研究方法第23-28页
        1.2.1 研究思路第23-24页
        1.2.2 研究框架第24-26页
        1.2.3 研究方法第26-28页
2 企业家代言效用的相关文献回顾第28-46页
    2.1 名人代言相关文献回顾第28-35页
        2.1.1 名人代言的概述第28-29页
        2.1.2 名人代言的效用及其前因第29-31页
        2.1.3 名人代言的作用机制第31-33页
        2.1.4 品牌联合视角下名人代言的相关研究第33-34页
        2.1.5 文献述评第34-35页
    2.2 企业家代言相关文献回顾第35-37页
        2.2.1 企业家代言的界定与类型第35-36页
        2.2.2 影响企业家代言效用的前因与结果第36页
        2.2.3 文献述评第36-37页
    2.3 企业家形象的相关文献回顾第37-46页
        2.3.1 企业家形象的概述第37-39页
        2.3.2 影响企业家形象的前因第39-43页
        2.3.3 企业家形象对品牌形象的影响第43-44页
        2.3.4 文献述评第44-46页
3 相关理论基础第46-73页
    3.1 品牌联合理论第46-51页
        3.1.1 品牌联合的内涵第46页
        3.1.2 品牌联合的模式第46-47页
        3.1.3 品牌联合的效应第47页
        3.1.4 影响品牌联合直接效应的因素第47-49页
        3.1.5 影响品牌联合溢出效应的因素第49-50页
        3.1.6 品牌联合相关文献评析第50-51页
    3.2 角色理论第51-57页
        3.2.1 角色理论的概述第51-54页
        3.2.2 角色类型:“生活”角色与“职业”角色第54-56页
        3.2.3 企业家代言的“生活”和“职业”形象展示第56-57页
    3.3 印象管理理论第57-64页
        3.3.1 印象管理的内涵第57-59页
        3.3.2 印象管理的策略第59-61页
        3.3.3 印象管理的影响因素第61-62页
        3.3.4 印象管理的影响结果第62-64页
        3.3.5 印象管理理论评析第64页
    3.4 信息整合理论第64-66页
        3.4.1 信息整合理论概述第65页
        3.4.2 信息整理理论的相关研究第65-66页
    3.5 启发式-分析式信息处理模式理论第66-73页
        3.5.1 启发式-分析式信息处理模式理论概述第66-69页
        3.5.2 启发式-分析式信息处理的相关研究第69-73页
4 研究一:基于品牌联合视角下企业家代言自我效应的前置因素研究第73-88页
    4.1 研究目的第73-74页
    4.2 研究模型与变量界定第74-77页
        4.2.1 研究模型第74-75页
        4.2.2 变量界定第75-77页
    4.3 理论推演与假设提出第77-81页
        4.3.1 形象关联性与广告态度第77-78页
        4.3.2 产品关联性与广告态度第78页
        4.3.3 品牌资产非对称性与广告态度第78-79页
        4.3.4 信息展示意外性与广告态度第79-80页
        4.3.5 广告态度与自我效应第80-81页
    4.4 实证检验第81-88页
        4.4.1 研究设计第81-82页
        4.4.2 数据分析第82-85页
        4.4.3 讨论第85-88页
5 研究二:基于前台化视角企业家代言行为展示的方式对自我效应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第88-113页
    5.1 研究目的第88-89页
    5.2 研究模型与变量的界定第89-91页
        5.2.1 研究模型第89-90页
        5.2.2 变量的界定第90-91页
    5.3 理论推演与假设提出第91-95页
        5.3.1 产品关联度与形象类型的交互作用第91-93页
        5.3.2 启发式-分析式信息处理模式的中介作用第93-95页
    5.4 实证检验第95-111页
        5.4.1 预实验1第95-99页
        5.4.2 实验一第99-103页
        5.4.3 预实验2第103-106页
        5.4.4 实验二第106-111页
    5.5 讨论第111-113页
6 总体结论第113-122页
    6.1 研究总结第113-115页
    6.2 理论贡献和管理启示第115-118页
        6.2.1 理论贡献第115-116页
        6.2.2 管理启示第116-118页
    6.3 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第118-122页
        6.3.1 研究局限第119-120页
        6.3.2 未来研究方向第120-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42页
附录1:研究一的调查问卷第142-145页
附录2:实验一的操控材料第145-147页
附录3:实验二的操控材料第147-149页
附录4:研究二所用量表第149-151页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第151-152页
后记第152-153页

论文共1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企业社会责任、营销战略杠杆与企业价值创造--基于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双重考察
下一篇:创造性资产获取型跨国并购的绩效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