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引言 | 第7-9页 |
·研究目的 | 第7页 |
·研究意义 | 第7页 |
·研究方法 | 第7页 |
·技术路线 | 第7-9页 |
2 景观都市主义理论 | 第9-15页 |
·景观都市主义的起源 | 第9-10页 |
·景观都市主义背景 | 第9页 |
·景观都市主义概念 | 第9-10页 |
·景观都市主义发展历程 | 第10-12页 |
·1960以前——后工业景观形成阶段 | 第10页 |
·1961-1990——新形式下问题的出现及景观都市主义的萌芽阶段 | 第10-11页 |
·1991-2000——景观都市主义缓慢发展阶段 | 第11页 |
·2001-至今——景观都市主义快速发展阶段 | 第11-12页 |
·景观都市主义几种表现形式 | 第12-15页 |
·废弃地改造 | 第12页 |
·自然过程作为设计形式 | 第12-13页 |
·基础设施型景观 | 第13-15页 |
3 与景观都市主义相关的其他景观设计理论及思想 | 第15-23页 |
·后现代主义思想 | 第15-19页 |
·符号学和结构主义 | 第15-16页 |
·环境艺术派和大地艺术派 | 第16-17页 |
·极简主义 | 第17-18页 |
·波普艺术 | 第18-19页 |
·生态学思想 | 第19页 |
·景观都市主义思想与其他思想之间的关系 | 第19-23页 |
·景观都市主义思想与解构主义 | 第20页 |
·景观都市主义思想与符号学 | 第20-21页 |
·景观都市主义与大地艺术 | 第21页 |
·景观都市主义与极简主义 | 第21-22页 |
·景观都市主义与生态学思想 | 第22-23页 |
4 景观都市主义实践案例 | 第23-33页 |
·废弃地改造 | 第23-28页 |
·拉维莱特公园(La Villette Park) | 第23-24页 |
·当斯维尔公园(Downsview Park) | 第24-26页 |
·高线公园(The High Line Park)美国纽约市 | 第26-27页 |
·千禧公园(Millennium Park) | 第27-28页 |
·自然过程的设计形式 | 第28-30页 |
·景观基础设施 | 第30-33页 |
5 景观都市主义设计实例研究——天津桥园 | 第33-51页 |
·天津桥园概括 | 第33-34页 |
·实地考察 | 第34-35页 |
·研究方法 | 第34页 |
·结果分析 | 第34-35页 |
·设计手法分析 | 第35-46页 |
·生态环境改善手法 | 第35-37页 |
·休闲空间的营造手法 | 第37-46页 |
·空间和人 | 第46-48页 |
·总结与讨论 | 第48-51页 |
·桥园给周围社区带来的影响 | 第48页 |
·桥园的建议 | 第48-51页 |
6 景观都市主义对我国景观建设的借鉴意义 | 第51-53页 |
·我国城市景观发展现状 | 第51页 |
·景观都市主义对我国景观的启发 | 第51-53页 |
·POD、簇状城市分布 | 第51-52页 |
·食物城市建设 | 第52-53页 |
7 结论与建议 | 第53-55页 |
·研究结论 | 第53页 |
·研究创新 | 第53页 |
·研究局限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附录 | 第57-58页 |
个人简介 | 第58-59页 |
导师简介 | 第59-60页 |
获得成果目录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