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理论论文

法治中国建设背景下的大学生法治教育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绪论第12-19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2-13页
        (一)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第12页
        (二) 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与法治思维的必要性第12-13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第13-16页
        (一)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二) 国外研究现状第15页
        (三) 对上述研究现状的评述第15-16页
    三、主要研究方法的选择第16-18页
        (一) 社会实证研究方法第16-17页
        (二) 价值分析方法第17-18页
    四、论证思路及结构安排第18-19页
第一章 大学生法律意识与法治思维状况实证分析——以昆明市八所高校为例第19-30页
    一、调查问卷的总体方案及发放情况第19-20页
    二、大学生法律意识与法治思维现状第20-24页
        (一) 法律知识方面第20-21页
        (二) 法律意识与法治思维方面第21-23页
        (三) 对法律课程的认识方面第23-24页
    三、大学生法律意识与法治思维现状的成因第24-30页
        (一) 历史文化因素第24-26页
        (二) 社会现实因素第26-30页
第二章 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理论框架与时代背景第30-37页
    一、公民教育理论第30-33页
        (一) 对公民教育的共时性考察第30-32页
        (二) 公民教育视阈下的法治教育目标第32-33页
    二、法治中国建设第33-37页
        (一) “法治中国”的内涵第33-34页
        (二) 民主精神的塑造第34-35页
        (三) 法治中国建设对公民法治素养的要求第35-36页
        (四) 法治教育对培养现代公民民主精神和法治素养的作用第36-37页
第三章 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模式革新第37-54页
    一、法治教育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第37-38页
    二、法治教育理念的转变第38-40页
        (一) 规则导向与价值导向相统一第38-40页
        (二) 理论取向与实践取向相统一第40页
    三、法治教育的主要内容第40-50页
        (一)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第41-45页
        (二) 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养成第45-50页
    四、法治教育课程的途径第50-54页
        (一) 优化基础课程第51页
        (二) 创新法治教育方式第51-54页
结语第54-55页
致谢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附录1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与法治思维调查问卷第59-61页
附录2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模式)中政府风险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苏州市辅警队伍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