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超声波探伤仪关键技术的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引言 | 第10-20页 |
·无损检测技术 | 第10-11页 |
·无损检测技术概述 | 第10页 |
·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 | 第10-11页 |
·超声波探伤技术 | 第11-14页 |
·超声检测 | 第11-12页 |
·数字式超声波无损探伤 | 第12-14页 |
·超声波探伤的研究与发展 | 第14-17页 |
·国外超声检测技术研究的现状 | 第14-15页 |
·国内超声检测技术研究的现状 | 第15-16页 |
·超声波探伤的发展方向 | 第16-17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2 超声波探伤系统总体设计 | 第20-32页 |
·超声波探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第20-25页 |
·A型脉冲反射法 | 第20-22页 |
·缺陷的确定 | 第22-25页 |
·超声波换能器及其激励方式的确定 | 第25-29页 |
·超声波换能器的研究 | 第25-27页 |
·换能器激励方式的确定 | 第27-29页 |
·系统的硬件模块 | 第29页 |
·系统的软件模块 | 第29-32页 |
3 超声波探伤硬件系统设计与仿真 | 第32-46页 |
·超声波探伤发射电路 | 第32-36页 |
·直流高压产生电路 | 第32页 |
·超声波发射电路 | 第32-36页 |
·超声波探伤接收电路 | 第36-42页 |
·信号调理电路 | 第36-38页 |
·数据采集电路 | 第38-41页 |
·超声波逻辑电路 | 第41-42页 |
·开发板与硬件电路的连接设计 | 第42-46页 |
·控制信号的连接 | 第42页 |
·硬件系统的工作时序 | 第42-46页 |
4 超声波探伤软件系统设计 | 第46-64页 |
·数据采集与处理 | 第47-50页 |
·多线程技术的应用 | 第47-48页 |
·GPIO接口的驱动 | 第48-49页 |
·DMA技术在数据采集中的应用 | 第49-50页 |
·视化模块 | 第50-55页 |
·绘图设计 | 第50-52页 |
·缺陷的研究 | 第52-54页 |
·AVG图形的设计 | 第54-55页 |
·应用程序界面设计 | 第55-60页 |
·用户界面参数设置 | 第55-56页 |
·缺陷定位计算 | 第56-57页 |
·闸门对直探头零点的校准 | 第57-59页 |
·超声回波数据的调出和保存 | 第59-60页 |
·应用程序的测试结果 | 第60-64页 |
5 小波变换应用于超声信号的去噪 | 第64-78页 |
·小波变换理论 | 第64-68页 |
·小波分析基本理论 | 第64-66页 |
·常用的基本小波 | 第66-68页 |
·小波函数的选择 | 第68-75页 |
·小波变换过程及其结果 | 第75-7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结论 | 第78页 |
·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作者简历 | 第82-86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