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8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一)探究国有股权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论意义 | 第13页 |
(二)研究国有股权与企业绩效的现实意义 | 第13-14页 |
三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14-15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五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15-18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8-24页 |
一 关于股权集中度和企业绩效的文献研究 | 第18-21页 |
(一)正相关 | 第18-19页 |
(二)负相关 | 第19页 |
(三)U型曲线相关 | 第19-20页 |
(四)不相关 | 第20-21页 |
二 有股比例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文献研究 | 第21-22页 |
(一)国外文献 | 第21页 |
(二)国内文献 | 第21-22页 |
三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混合所有制与企业绩效改善的理论基础与传导机制 | 第24-32页 |
一 理论基础 | 第24-27页 |
(一)产权理论 | 第24-25页 |
(二)公司治理理论 | 第25-26页 |
(三)绩效评价理论 | 第26-27页 |
二 传导机制 | 第27-32页 |
(一)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 | 第27-28页 |
(二)股权性质与企业绩效 | 第28-30页 |
(三)股东间的约定条款与企业绩效 | 第30-32页 |
第四章 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国有股比例的纵向演变与横向比较 | 第32-44页 |
一 上市公司国有股比例的纵向演变 | 第32-33页 |
二 上市公司国有股比例演变特点 | 第33-34页 |
三 对上市公司绩效指标进行横向比较 | 第34-43页 |
(一)盈利能力分析 | 第36-37页 |
(二)成长能力分析 | 第37-40页 |
(三)偿债能力分析 | 第40-42页 |
(四)营运能力分析 | 第42-43页 |
四 本章总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国有股比例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44-54页 |
一 数据与样本的选取 | 第44页 |
二 变量的选择 | 第44-47页 |
(一)被解释变量 | 第44-46页 |
(二)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 | 第46-47页 |
三 相关性分析 | 第47-49页 |
(一)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47-49页 |
(二)绩效指标与股权结构之间的偏相关分析 | 第49页 |
四 回归分析 | 第49-51页 |
五 结论 | 第51-54页 |
第六章 政策建议 | 第54-60页 |
一 做好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国有资产监管的基础工作 | 第54-56页 |
二 完善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国有资产的委托代理制度 | 第56页 |
三 转变政府职能,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 第56-57页 |
四 公司治理过程中完善约束和激励机制,实行绩效管理 | 第57-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附录A 实证数据 | 第64-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