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24页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3-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4页 |
1.2.1 海洋风尘研究的兴起 | 第15-16页 |
1.2.2 风成沉积的古气候学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2.3 沉积物粒度在古气候研究中的应用 | 第18-21页 |
1.2.4 中新世以来东亚气候演变影响因素 | 第21-24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24-33页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第24-25页 |
2.2 研究区海底地貌 | 第25-26页 |
2.3 研究区构造背景 | 第26-28页 |
2.4 研究区沉积特征 | 第28-29页 |
2.5 研究区水文特征 | 第29-31页 |
2.6 研究区气象特征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3-46页 |
3.1 研究材料 | 第33-36页 |
3.1.1 U1438A孔 | 第33-36页 |
3.2 年代地层框架 | 第36-38页 |
3.2.1 U1438A孔 | 第36-37页 |
3.2.2 U1438B孔 | 第37-38页 |
3.3 研究技术路线和方法 | 第38-46页 |
3.3.1 化学试剂的选择 | 第39-41页 |
3.3.2 碎屑组分提取 | 第41-42页 |
3.3.3 粒度参数计算方法 | 第42页 |
3.3.4 粒度端元分离方法 | 第42-46页 |
第四章 碎屑组分的粒度组成特征 | 第46-59页 |
4.1 U1438A孔粒度组成特征 | 第46-48页 |
4.2 U1438B孔粒度分析结果 | 第48-59页 |
第五章 粒度各端元组分的物质来源 | 第59-69页 |
5.1 U1438A孔碎屑组分粒度各端元组分物源组分 | 第59-64页 |
5.1.1 主成分分析 | 第60-64页 |
5.2 U1438B孔碎屑组分粒度各端元组分物源分析 | 第64-69页 |
5.2.1 主成分分析 | 第64-66页 |
5.2.2 粒径-标准偏差法 | 第66-69页 |
第六章 碎屑组分粒度参数的古气候意义 | 第69-78页 |
6.1 构造时间尺度 | 第69-74页 |
6.2 轨道时间尺度 | 第74-78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90页 |
作者简历 | 第90-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情况 | 第91-92页 |
附表 | 第92-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