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引言 | 第8-11页 |
1.1 选题缘由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1-29页 |
2.1 理性情绪治疗与理性情绪教育 | 第11-24页 |
2.1.1 理性情绪疗法的历史 | 第11-12页 |
2.1.2 理性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 | 第12-16页 |
2.1.3 情绪ABC理论 | 第16-19页 |
2.1.4 理性情绪治疗的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2.1.5 理性情绪教育的理论基础及其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2.2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研究 | 第24-27页 |
2.2.1 生源问题 | 第25-26页 |
2.2.2 情感问题 | 第26页 |
2.2.3 性心理健康问题 | 第26页 |
2.2.4 个性心理问题 | 第26页 |
2.2.5 学习心理问题 | 第26-27页 |
2.2.6 自我心理问题 | 第27页 |
2.3 理性情绪教育与心理健康 | 第27-29页 |
3 理性情绪教育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研究 | 第29-52页 |
3.1 研究假设 | 第29页 |
3.2 研究对象 | 第29页 |
3.3 研究设计 | 第29页 |
3.4 研究方法 | 第29-31页 |
3.4.1 测量法 | 第29页 |
3.4.2 实验法 | 第29-30页 |
3.4.3 统计分析方法 | 第30页 |
3.4.4 访谈法 | 第30页 |
3.4.5 研究程序 | 第30页 |
3.4.6 研究工具 | 第30-31页 |
3.5 干预方法 | 第31-52页 |
3.5.1 理性情绪课程教育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 | 第31-47页 |
3.5.2 理性情绪个体咨询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 | 第47-52页 |
4 研究结果 | 第52-57页 |
4.1 实验班-对照班前测差异检验 | 第52页 |
4.2 实验班-对照班后测差异检验 | 第52-53页 |
4.3 实验班前测-后测差异检验 | 第53-54页 |
4.4 对照班前测-后测差异检验 | 第54页 |
4.5 任课教师及学生自评的结果反馈 | 第54-57页 |
5 分析与讨论 | 第57-63页 |
5.1 研究结果的分析 | 第57页 |
5.2 中职学生心理和情绪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57-60页 |
5.2.1 生理因素 | 第57-58页 |
5.2.2 心理因素 | 第58页 |
5.2.3 家庭因素 | 第58-59页 |
5.2.4 学校因素 | 第59页 |
5.2.5 其他社会因素 | 第59-60页 |
5.3 理性情绪教育在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情绪调节中的积极作用和意义 | 第60-63页 |
6 研究结论 | 第63-64页 |
7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 | 第68-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