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8页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 研究的背景 | 第10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 国外的研究动态及现状 | 第12-14页 |
2. 国内研究动态及现状 | 第14-15页 |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5-18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2. 论文创新点 | 第16-18页 |
一、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及其滥权行为基本理论 | 第18-30页 |
(一) 控股股东的基本界定 | 第18-20页 |
1. 控股股东的概念 | 第18-19页 |
2. 控股股东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 第19-20页 |
3. 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特征 | 第20页 |
(二)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滥权行为概述 | 第20-26页 |
1.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滥权行为的种类 | 第21-23页 |
2.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滥权行为的原因 | 第23-25页 |
3.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滥权行为的危害性 | 第25-26页 |
(三) 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滥权行为进行法律规制的必然性 | 第26-30页 |
1. 权利不得滥用原则的要求 | 第26-27页 |
2. 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 | 第27页 |
3. 平等原则的要求 | 第27-30页 |
二、我国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滥权行为法律规制的现状及存有的问题 | 第30-38页 |
(一) 我国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滥权行为法律规制的现状 | 第30-34页 |
1. 原则性规定 | 第30-31页 |
2. 具体行为的规定 | 第31-33页 |
3. 法律责任的规定 | 第33页 |
4. 对滥权行为救济的规定 | 第33-34页 |
(二) 我国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滥权行为法律规制存有的问题 | 第34-38页 |
1. 原则性规定存在矛盾 | 第34-35页 |
2. 具体行为规定不完善 | 第35-36页 |
3. 法律责任追究形式单一 | 第36-37页 |
4. 对滥权行为救济不足 | 第37-38页 |
三、对其他国家及地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滥权行为法律规制的考察 | 第38-46页 |
(一) 其他国家及地区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滥权行为规制的立法及实践 | 第38-44页 |
1. 美国 | 第38-41页 |
2. 德国 | 第41-42页 |
3. 我国台湾地区 | 第42-44页 |
(二) 对我国的启示 | 第44-46页 |
1. 吸纳美国法上公平交易制度中的关键环节 | 第44-45页 |
2. 吸收德国及台湾地区事实型康采恩制度的合理部分 | 第45-46页 |
四、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滥权行为法律规制的对策 | 第46-60页 |
(一) 完善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诚信义务的规定 | 第46-48页 |
1. 对象 | 第46-47页 |
2. 内容 | 第47页 |
3. 适用和救济 | 第47-48页 |
(二) 完善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滥权典型性行为的规定 | 第48-51页 |
1. 关联交易 | 第48-49页 |
2. 信息披露 | 第49-51页 |
(三) 完善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滥权行为的法律责任体系 | 第51-56页 |
1. 强化控股股东的行政责任,加强行政监管的有效性 | 第51页 |
2. 强化控股股东的民事责任,充分发挥其赔偿价值 | 第51-53页 |
3. 强化控股股东的刑事责任,提高法律威慑力 | 第53-56页 |
(四) 完善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滥权行为的司法救济 | 第56-60页 |
1. 完善股东直接诉讼制度 | 第56-57页 |
2. 完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 | 第57-60页 |
结语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