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1页 |
一、关于互联网基金类理财产品的概述 | 第11-20页 |
(一) 互联网基金类理财产品的定义 | 第11-16页 |
1. 互联网金融的界定 | 第11-12页 |
2. 互联网基金类理财产品的本质 | 第12-13页 |
3. 互联网基金类理财产品的运作模式 | 第13-14页 |
4. 互联网基金类理财产品对传统金融造成的重大影响 | 第14-16页 |
(二) 互联网基金类理财产品的优点 | 第16-18页 |
1. 低成本高效率高收益 | 第16-17页 |
2. 信息对称,供求匹配 | 第17页 |
3. 操作简便,参与门槛低 | 第17-18页 |
(三) 互联网基金类理财产品产生并快速发展的原因 | 第18-20页 |
1. 第三方支付的快速发展 | 第18页 |
2. 网民数量庞大 | 第18-19页 |
3. 民众理财需求旺盛 | 第19页 |
4. 商业银行对同业存款的依赖度高 | 第19-20页 |
二、互联网基金类理财产品的风险 | 第20-31页 |
(一)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 | 第20-22页 |
1. 技术风险的客观存在 | 第21页 |
2. 法律风险 | 第21-22页 |
(二) 互联网基金类理财产品的特殊风险 | 第22-31页 |
1. 流动性风险 | 第22-24页 |
2. 市场竞争风险 | 第24-26页 |
3. 社会风险 | 第26-27页 |
4. 法律风险 | 第27-28页 |
5. 美国贝宝基金给中国互联网基金类理财产品的风险提示 | 第28-31页 |
三、互联网基金类理财产品的风险防控 | 第31-43页 |
(一) 政府监管层面防控风险 | 第31-35页 |
1. 加强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法制体系建设 | 第32-33页 |
2. 以投资者权益保护为重点确立互联网金融民事责任体系 | 第33-35页 |
3. 政府主导将互联网金融纳入征信体系 | 第35页 |
(二) 加强专业机构的监管 | 第35-38页 |
1. 注重行业自律,建立专业行业协会 | 第35-37页 |
2. 以行业自律为依托,积极主动构建属于自己的征信体系 | 第37-38页 |
3. 将行业自律当作依托,加强信息批露,强化市场约束 | 第38页 |
(三) 加强社会对支持投资人诉讼的社会团体的帮助 | 第38-43页 |
1. 鼓励成立支持公益经济诉讼的社会团体 | 第38-40页 |
2. 对于提起诉讼的社会团体及个体进行适当的援助与奖励 | 第40页 |
3. 引进公益经济诉讼保险制度 | 第40-42页 |
4. 建立专门的金融消费者补偿制度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