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疗法临床应用论文--内科论文

艾灸丰隆、足三里对痰湿壅盛证高血压的干预作用观察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前言第11-13页
理论研究第13-18页
    1 研究背景第13页
    2 祖国医学对高血压的认识第13-14页
    3 现代医学对高血压的认识第14页
    4 痰湿壅盛证高血压的治疗第14-16页
        4.1 中药治疗第14页
        4.2 中西医结合治疗第14-15页
        4.3 西药治疗第15页
        4.4 穴位刺激第15页
        4.5 其他第15-16页
    5 艾灸疗法的理论依据第16-17页
        5.1 温通温补效应第16页
        5.2 脏腑-经穴学说第16-17页
    6 选穴依据第17页
    7 研究目的第17-18页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18-26页
    1 研究对象第18-19页
        1.1 对象来源第18页
        1.2 诊断标准第18-19页
        1.3 纳入、排除与剔除标准第19页
    2 研究方法第19-22页
        2.1 样本含量估算第19页
        2.2 随机分组第19-20页
        2.3 干预方案第20-21页
        2.4 评价指标第21-22页
    3 数据处理与方法第22-23页
    4 质量控制第23-24页
        4.1 严格计算机随机分组第23页
        4.2 努力提高患者依从性第23页
        4.3 控制干扰因素第23-24页
    5 伦理考虑第24页
        5.1 自愿原则第24页
        5.2 保密原则第24页
        5.3 公平回报原则第24页
    6 技术路线图第24-26页
研究结果第26-36页
    1 患者完成试验的情况第26-27页
    2 干预前的基线评估第27-30页
        2.1 干预前的一般资料比较第27页
        2.2 干预前的饮食习惯比较第27-28页
        2.3 干预前的用药情况比较第28页
        2.4 干预前的疗效指标比较第28-30页
    3 干预期间的用药情况比较第30-31页
    4 干预期间试验组艾灸时间总体情况第31页
    5 干预后的疗效指标评价第31-36页
        5.1 血压比较第31-32页
        5.2 血脂水平比较第32-33页
        5.3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第33-36页
讨论第36-40页
    1 艾灸丰隆、足三里对痰湿壅盛证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第36-37页
    2 艾灸丰隆、足三里对痰湿壅盛证高血压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第37-38页
    3 艾灸丰隆、足三里对痰湿壅盛证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候的影响第38-40页
结论第40页
本研究的局限与展望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4页
附录第44-52页
致谢第52-53页
文献综述第53-57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作者简历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心悸中医证候分布及与自主神经功能相关性的研究
下一篇:唐宋诗词中养生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