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英文缩略词 | 第12-14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心率变异性及其与中医证候的关系 | 第14-29页 |
1. 心率变异性及其认识过程 | 第14页 |
2. HRV的分析方法及意义 | 第14-17页 |
3. HRV的应用 | 第17-20页 |
4. HRV与中医证候的相关研究 | 第20-22页 |
5. 心悸与HRV | 第22页 |
6. 小结 | 第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9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心悸中医证候分布及与自主神经功能相关性的研究 | 第29-65页 |
前言 | 第29-30页 |
对象与方法 | 第30-36页 |
1. 病例来源与观察对象 | 第30页 |
2. 诊断标准 | 第30页 |
3. 辨证标准 | 第30-32页 |
4. 纳入标准 | 第32页 |
5. 排除标准 | 第32页 |
6. 病例收集方法 | 第32页 |
7. 分组方法 | 第32页 |
8. 观察指标 | 第32-35页 |
9. 数据采集方法 | 第35页 |
10. 统计方法 | 第35-36页 |
结果 | 第36-58页 |
1. 一般资料 | 第36-46页 |
2. 时域指标分析 | 第46-48页 |
3. 频域指标分析 | 第48-51页 |
4. 心电散点图指标比较 | 第51-58页 |
讨论 | 第58-62页 |
1. 对心悸的研究 | 第58-59页 |
2. 证候与HRV指标分析 | 第59-62页 |
结论 | 第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附表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个人简历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