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3-16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二章 财务风险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2.1 财务风险的概念 | 第17-18页 |
2.1.1 狭义的财务风险 | 第17-18页 |
2.1.2 广义的财务风险 | 第18页 |
2.2 财务风险的特征 | 第18-19页 |
2.3 财务风险管理过程 | 第19-21页 |
2.3.1 财务风险识别 | 第20页 |
2.3.2 财务风险分析 | 第20-21页 |
2.3.3 财务风险应对 | 第21页 |
2.3.4 财务风险反馈 | 第21页 |
2.4 财务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 | 第21-23页 |
2.4.1 控制论视角下的财务风险管理 | 第21-22页 |
2.4.2 系统论视角下的财务风险管理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福建电力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现状 | 第23-39页 |
3.1 福建电力公司基本情况 | 第23页 |
3.2 福建电力公司财务风险的识别与分析 | 第23-26页 |
3.2.1 资金管理风险的识别与分析 | 第24-25页 |
3.2.2 电力营销风险的识别与分析 | 第25-26页 |
3.2.3 科技信息风险的识别与分析 | 第26页 |
3.3 福建电力公司财务风险的应对与控制 | 第26-35页 |
3.3.1 资金管理风险的应对与控制 | 第26-29页 |
3.3.2 电力营销风险的应对与控制 | 第29-33页 |
3.3.3 科技信息风险的应对与控制 | 第33-35页 |
3.4 福建电力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35-37页 |
3.4.1 财务内部控制、评价和激励机制不完善 | 第35-36页 |
3.4.2 财务监察层面覆盖不完善 | 第36页 |
3.4.3 会计自身控制职能弱化 | 第36-37页 |
3.4.4 缺乏统一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 第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福建电力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构建 | 第39-49页 |
4.1 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39-40页 |
4.2 福建电力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环境特征 | 第40-41页 |
4.3 福建电力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体系设计 | 第41-45页 |
4.3.1 福建电力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 | 第42页 |
4.3.2 福建电力公司财务风险管控机构 | 第42-43页 |
4.3.3 福建电力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风险分析系统 | 第43-44页 |
4.3.4 福建电力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制定系统 | 第44-45页 |
4.4 财务风险管理机制的工作模式 | 第45-46页 |
4.4.1 总体管理 | 第45-46页 |
4.4.2 部门风险管理 | 第46页 |
4.5 财务风险管理机制高效运行的前提 | 第46-49页 |
4.5.1 树立财务风险意识 | 第46-47页 |
4.5.2 健全的内部运行机制 | 第47页 |
4.5.3 推动新技术研究应用 | 第47-49页 |
第五章 福建电力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保障措施 | 第49-51页 |
5.1 国家应适当发挥其监管职能 | 第49页 |
5.2 推进电网公司财务信息化建设 | 第49页 |
5.3 深化财务集约化应用、强化财务实时管控 | 第49-50页 |
5.4 有效提升应对财务风险的措施 | 第50-5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1-52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1页 |
6.2 展望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