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4-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主要符号表 | 第12-19页 |
| 1 绪论 | 第19-29页 |
| 1.1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 第19页 |
| 1.2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9-20页 |
| 1.3 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的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 1.3.1 软件仿真 | 第20-21页 |
| 1.3.2 台架测试 | 第21页 |
| 1.3.3 整车试验 | 第21页 |
| 1.4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SOC预测的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 1.4.1 SOC的定义 | 第22-23页 |
| 1.4.2 SOC的预测方法 | 第23-24页 |
| 1.5 电动汽车动力总成能量流的研究现状 | 第24-28页 |
| 1.5.1 动力电池效率研究现状 | 第26-27页 |
| 1.5.2 驱动电机及其控制器效率研究现状 | 第27-28页 |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 2 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效率特性的理论分析 | 第29-42页 |
| 2.1 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的基本组成和特点 | 第29-34页 |
| 2.1.1 电动汽车动力总成部件的分类 | 第30-32页 |
| 2.1.2 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的特点 | 第32-34页 |
| 2.2 动力电池的效率特性 | 第34-36页 |
| 2.2.1 动力电池的理论能量 | 第34页 |
| 2.2.2 动力电池损耗模型 | 第34-35页 |
| 2.2.3 动力电池效率的影响因素 | 第35-36页 |
| 2.3 电机控制器的效率特性 | 第36-39页 |
| 2.3.1 电机控制器损耗模型 | 第36-39页 |
| 2.3.2 电机控制器效率的影响因素 | 第39页 |
| 2.4 驱动电机的效率特性 | 第39-41页 |
| 2.4.1 驱动电机损耗模型 | 第39-40页 |
| 2.4.2 驱动电机效率的影响因素 | 第40-41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3 电动汽车动力总成能量流测试平台总体方案研究 | 第42-48页 |
| 3.1 能量流测试平台功能需求分析 | 第42-43页 |
| 3.1.1 阻力加载及能量消耗 | 第42页 |
| 3.1.2 测试平台控制 | 第42-43页 |
| 3.1.3 相关参数测量 | 第43页 |
| 3.1.4 动力总成冷却 | 第43页 |
| 3.2 能量流测试平台主要测量参数及其测试技术需求分析 | 第43-45页 |
| 3.2.1 动力电池的输入输出 | 第43-44页 |
| 3.2.2 电机控制器的输入输出 | 第44页 |
| 3.2.3 驱动电机的输入输出 | 第44页 |
| 3.2.4 测试平台其它参数 | 第44页 |
| 3.2.5 测量参数技术需求分析 | 第44-45页 |
| 3.3 能量流测试平台的测试工况分析 | 第45-47页 |
| 3.3.1 汽车动力学理论 | 第45-46页 |
| 3.3.2 实际车型常用工况分析 | 第46-47页 |
| 3.4 能量流测试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 第47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4 电动汽车动力总成能量流测试平台的搭建 | 第48-66页 |
| 4.1 测试平台硬件系统开发 | 第48-55页 |
| 4.1.1 动力总成系统 | 第48-49页 |
| 4.1.2 液流换热系统 | 第49-50页 |
| 4.1.3 充放电系统 | 第50页 |
| 4.1.4 台架控制系统 | 第50-51页 |
| 4.1.5 数据采集系统 | 第51-55页 |
| 4.1.6 测试平台精度分析 | 第55页 |
| 4.2 测试平台软件编程开发 | 第55-65页 |
| 4.2.1 CAN协议简介 | 第55-57页 |
| 4.2.2 控制系统软件开发 | 第57-63页 |
| 4.2.3 数据采集系统软件开发 | 第63-65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5 电动汽车动力总成能量流测试平台应用研究 | 第66-83页 |
| 5.1 试验研究对象 | 第66-68页 |
| 5.1.1 动力电池组 | 第66页 |
| 5.1.2 电机控制器 | 第66-67页 |
| 5.1.3 驱动电机 | 第67页 |
| 5.1.4 车载慢充系统 | 第67-68页 |
| 5.2 试验方案 | 第68-70页 |
| 5.2.1 充电方案 | 第68-69页 |
| 5.2.2 放电方案 | 第69-70页 |
| 5.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70-81页 |
| 5.3.1 放电参数测试结果 | 第70-71页 |
| 5.3.2 系统温度测试结果 | 第71-73页 |
| 5.3.3 能量损耗测试结果 | 第73-77页 |
| 5.3.4 系统能量平衡分析 | 第77-80页 |
| 5.3.5 系统整体效率分析 | 第80-81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83-85页 |
| 6.1 工作总结 | 第83-84页 |
| 6.2 未来展望 | 第84-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90页 |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专利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