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2 轨道不平顺 | 第14-23页 |
2.1 轨道不平顺产生的原因 | 第14页 |
2.2 轨道不平顺分类 | 第14-17页 |
2.2.1 按激扰的方向分类 | 第14-16页 |
2.2.2 静态和动态轨道不平顺 | 第16-17页 |
2.3 轨道不平顺谱密度 | 第17-21页 |
2.3.1 几种典型的谱密度 | 第17-20页 |
2.3.2 轨道几何不平顺数值模拟 | 第20-21页 |
2.3.3 功率谱时域仿真图 | 第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3 车辆轨道耦合模型 | 第23-37页 |
3.1 车辆轨道动力学模型 | 第23-31页 |
3.1.1 车辆系统振动方程 | 第25-27页 |
3.1.2 轨道动力学方程 | 第27-31页 |
3.2 车辆轨道耦合关系方程 | 第31-32页 |
3.3 动力学方程求解 | 第32页 |
3.4 车辆动力学建模 | 第32-36页 |
3.4.1 simpack动力学软件 | 第32-33页 |
3.4.2 simpack车体建模 | 第33-3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4 列车车轮缺陷下的车辆仿真 | 第37-49页 |
4.1 车轮缺陷的数学模型 | 第37-40页 |
4.2 车轮缺陷下的振动响应 | 第40-4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5 信号的提取与识别 | 第49-72页 |
5.1 振动信号时频分析 | 第49-56页 |
5.1.1 经验模态分解和Hilbert-Huang变换分析 | 第50-53页 |
5.1.2 振动信号EMD的分解结果 | 第53-56页 |
5.2 振动信号的分形分析 | 第56-59页 |
5.2.1 分形的基本原理 | 第56页 |
5.2.2 分形维数 | 第56-57页 |
5.2.3 钢轨信号的维数分析 | 第57-59页 |
5.3 钢轨信号的高阶累计量分析 | 第59-65页 |
5.3.1 高阶累积量及高阶谱 | 第60-61页 |
5.3.2 钢轨振动信号双谱图分析 | 第61-64页 |
5.3.3 灰度梯度共生矩阵和双谱图特征提取 | 第64-65页 |
5.4 支持向量机的基本理论 | 第65-69页 |
5.4.1 传统机器的学习缺陷 | 第66页 |
5.4.2 支持向量机的二分类原理 | 第66-69页 |
5.5 车轮缺陷的识别 | 第69-71页 |
5.5.1 训练样本集的选取 | 第69页 |
5.5.2 不同的种类缺陷分类结果 | 第69-7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72页 |
6.2 未来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