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一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二 写作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三 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第一章 中华民国以前会计法律制度概述 | 第13-18页 |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 | 第13-15页 |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上计制度 | 第15-16页 |
第三节 中国古代的财政牵制制度 | 第16-18页 |
第二章 中华民国的会计法律制度 | 第18-37页 |
第一节 中华民国初期会计法律制度的建立及演进 | 第18-24页 |
一 钱应清的会计法治思想与南京临时政府《会计法草案》 | 第18-21页 |
二 北洋政府时期的会计法律制度 | 第21-24页 |
第二节 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会计法律制度 | 第24-37页 |
一 南京国民政府的《会计法》 | 第24-32页 |
二 南京国民政府的会计监督法律制度 | 第32-37页 |
第三章 中华民国会计法律制度建立发展的原因分析及评价 | 第37-44页 |
第一节 中华民国会计法律制度建立发展的原因分析 | 第37-41页 |
一 古代的财计法治思想为中华民国会计法律制度的建立奠定基础 | 第37-38页 |
二 西方文化渗透对中华民国会计法典形式、结构和内容产生影响 | 第38-39页 |
三 中华民国经济不发达的状况使其会计法律制度的调整范围受到限制 | 第39-40页 |
四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导致中华民国时期法律性质发生改变 | 第40-41页 |
第二节 对中华民国会计法律制度的评价 | 第41-44页 |
一 在立法形式上,开创了会计专门立法的先河 | 第41-42页 |
二 在立法内容上,基本适应了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 | 第42页 |
三 在立法性质上,带有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和虚伪性 | 第42-43页 |
四 在立法作用上,有效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第43-44页 |
第四章 中华民国会计法制对当代会计法制改革的借鉴意义 | 第44-53页 |
一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适时开展会计法律制度改革 | 第44-46页 |
二 科学的会计法律制度应当有与之相适应的执行机制为保障 | 第46-48页 |
三 先进会计法律制度的移植应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 第48-50页 |
四 会计法律制度的建设需要会计信息公开制度做后盾 | 第50-51页 |
五 严格规范从业人员纪律才能将会计法律制度建设落到实处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个人简历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