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贷款公司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0-14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第四节 论文基本思路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小额贷款公司监管一般理论 | 第14-27页 |
第一节 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属性 | 第14-21页 |
一 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概述 | 第14-18页 |
二 小额贷款公司的特点 | 第18-19页 |
三 小额贷款公司的定性 | 第19-21页 |
第二节 小额贷款公司监管之必要性 | 第21-24页 |
一 为弱势群体打开新型融资渠道 | 第21-22页 |
二 稳定金融市场,缓冲金融冲击 | 第22-23页 |
三 完善我国普惠金融体系的建设 | 第23-24页 |
第三节 小额贷款监管理论基础 | 第24-27页 |
一 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 | 第24-25页 |
二 金融脆弱性 | 第25页 |
三 公益优先性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小额贷款公司监管现状与问题 | 第27-38页 |
第一节 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现状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小额贷款公司监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8-38页 |
一 监管主体混乱 | 第29-32页 |
二 缺少专门立法 | 第32-35页 |
三 风险监管机制不成熟 | 第35-38页 |
第三章 国外小额贷款公司监管实践与经验 | 第38-49页 |
第一节 孟加拉国格莱珉银行 | 第38-41页 |
一 资金来源 | 第38-39页 |
二 贷款对象 | 第39页 |
三 运营模式 | 第39-40页 |
四 监管机制 | 第40-41页 |
第二节 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 | 第41-43页 |
一 资金来源 | 第42页 |
二 贷款对象 | 第42页 |
三 组织机构 | 第42页 |
四 运营模式 | 第42-43页 |
第三节 玻利维亚阳光银行 | 第43-45页 |
一 组织机构 | 第44页 |
二 风险机制 | 第44页 |
三 贷款利率和期限 | 第44页 |
四 立法监管 | 第44-45页 |
第四节 美国小额贷款机构 | 第45-46页 |
一 制度健全 | 第45-46页 |
二 系统成熟 | 第46页 |
第五节 国外小额贷款公司监管实践对我国的借鉴 | 第46-49页 |
一 划区域制定贷款方案 | 第47页 |
二 采用小组合作模式 | 第47页 |
三 采用灵活利率模式 | 第47-49页 |
第四章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监管之完善 | 第49-60页 |
第一节 完善小额贷款立法体系 | 第49-52页 |
一 出台《小额贷款公司法》 | 第49-51页 |
二 对小额贷款公司采取非审慎监管 | 第51-52页 |
第二节 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监管 | 第52-56页 |
一 银监会是小额贷款公司的核心监管主体 | 第52-54页 |
二 金融办是小额贷款公司的具体监管主体 | 第54-55页 |
三 行业协会是小额贷款公司的补充监管主体 | 第55-56页 |
第三节 强化风险监管机制 | 第56-60页 |
一 增强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 | 第57-58页 |
二 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和可持续性 | 第58页 |
三 允许增资扩股 | 第58-59页 |
四 发行债券 | 第59-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