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

胺化腐植酸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食品中柠檬黄的检测应用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1章 引言第11-24页
    1.1 食用合成色素概述第11-18页
        1.1.1 食用合成色素简介及发展现状第11-12页
        1.1.2 食用合成色素的检测方法第12-16页
        1.1.3 食用合成色素的分离方法第16-18页
        1.1.4 柠檬黄色素第18页
    1.2 腐植酸第18-22页
        1.2.1 腐植酸的来源与性质第18-20页
        1.2.2 腐植酸发展现状及应用研究第20-21页
        1.2.3 腐植酸在吸附性能方面的发展趋势第21-22页
    1.3 课题设计思路及研究内容第22-24页
第2章 胺化腐植酸-纳米S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第24-46页
    2.1 导言第24-25页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25-26页
        2.2.1 实验仪器第25页
        2.2.2 主要材料与试剂第25-26页
    2.3 实验方法与步骤第26-28页
        2.3.1 胺化腐植酸的制备第26页
        2.3.2 胺化腐植酸-纳米S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第26页
        2.3.3 复合材料合成条件的探究第26页
        2.3.4 响应面优化法进行合成条件的探究第26-27页
        2.3.5 元素分析第27页
        2.3.6 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第27-28页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第28-45页
        2.4.1 胺化配体的筛选第28-29页
        2.4.2 复合材料最佳合成条件的探究第29-33页
        2.4.3 响应面法优化探究HA-D-S的合成条件第33-37页
        2.4.4 响应面法优化探究HA-T-S的合成条件第37-41页
        2.4.5 红外图谱分析(FTIR)第41-43页
        2.4.6 热重分析(TGA)第43页
        2.4.7 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FE-SEM)第43-45页
    2.5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3章 复合材料对柠檬黄吸附性能的研究第46-66页
    3.1 导言第46页
    3.2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46-47页
        3.2.1 实验仪器第46-47页
        3.2.2 主要材料与试剂第47页
    3.3 实验方法与步骤第47-50页
        3.3.1 静态吸附实验第47-48页
        3.3.2 吸附动力学研究第48页
        3.3.3 吸附热力学研究第48页
        3.3.4 静态解吸实验第48-49页
        3.3.5 动态吸附实验第49页
        3.3.6 动态解吸实验第49-50页
        3.3.7 Zeta电位分析第50页
        3.3.8 复合材料吸附前后的表征第50页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第50-64页
        3.4.1 标准工作曲线第50-51页
        3.4.2 静态吸附实验第51-52页
        3.4.3 吸附动力学第52-55页
        3.4.4 吸附热力学第55-57页
        3.4.5 静态解吸实验第57-58页
        3.4.6 动态吸附实验第58-60页
        3.4.7 动态解吸实验第60-62页
        3.4.8 Zeta电位分析第62-63页
        3.4.9 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第63-64页
    3.5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4章 HA-T-S柱-分光光度法对食品中柠檬黄的检测应用第66-75页
    4.1 导言第66-67页
    4.2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67页
        4.2.1 实验仪器第67页
        4.2.2 主要材料与试剂第67页
    4.3 实验方法与步骤第67-68页
        4.3.1 食品样品预处理第67-68页
        4.3.2 HA-T-S柱预富集条件探究第68页
        4.3.3 预富集-分光光度法检测第68页
        4.3.4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实验第68页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第68-73页
        4.4.1 HA-T-S柱预富集条件的确定第68-71页
        4.4.2 HPLC法测定条件的确定第71-72页
        4.4.3 HA-T-S柱-分光光度法与HPLC法测定结果分析与对比第72-73页
    4.5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75-78页
    5.1 结论第75-76页
    5.2 展望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5页
附录 中英文名称对照表第85-86页
致谢第86-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GIS的地缘环境分析方法与建模研究
下一篇:利用宏基因组技术克隆和鉴定高糖土壤中与糖类水解相关酶类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