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生物论文

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概念图构建与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前言第8-14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8页
    1.2 《分子与细胞》模块运用概念图策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8-10页
    1.3 概念图教学策略的研究现状第10-13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2 研究对象和方法第14-16页
    2.1 研究对象第14页
    2.2 研究方法第14-16页
        2.2.1 文献法第14页
        2.2.2 案例分析法第14页
        2.2.3 问卷调查法第14页
        2.2.4 测验法第14-15页
        2.2.5 统计分析方法第15-16页
3 概念图相关理论第16-20页
    3.1 概念图的定义第16页
    3.2 概念图的类型第16页
    3.3 概念图理论构成第16-17页
    3.4 概念图的构建条件第17-18页
    3.5 概念图构建的一般步骤第18-20页
4 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概念图构建与应用第20-46页
    4.1 实验对象学情分析第20-22页
        4.1.1 实验前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能力分析第20-21页
        4.1.2 实验前学生对概念图的了解和使用情况分析第21-22页
        4.1.3 实验前生物知识认知水平分析第22页
    4.2 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概念图构建第22-40页
        4.2.1 构建方法第23-38页
            4.2.1.1 教师指定简单知识,指导学生逐渐学会构建概述图第23-33页
            4.2.1.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形式构建概念图第33-38页
        4.2.2 概念图构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第38-39页
        4.2.3 概念图构建的原则第39-40页
    4.3 《分子与细胞》模块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第40-46页
        4.3.1 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途径第40-44页
        4.3.2 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教学中概念图应用注意事项第44-46页
5 《分子与细胞》模块概念图策略教学效果分析第46-50页
    5.1 实验前后实验班概念图构建与应用的情况分析第46-48页
    5.2 实验前后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能力对比分析第48页
    5.3 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各项学习指标对比分析第48-49页
        5.3.1 新知识理解速度对比分析第48-49页
        5.3.2 知识记忆效果对比分析第49页
    5.4 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生物知识认知水平对比第49-50页
6 结论与反思第50-54页
    6.1 结论第50-51页
    6.2 反思第51-53页
        6.2.1 概念图构建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第51-52页
        6.2.2 概念图构建与应用的建议第52-53页
    6.3 本研究论文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附录第56-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课程体系下高中化学必修课与选修课教学衔接的研究
下一篇:高中三角函数课堂教学实效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