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技术路线及试验方案 | 第16-27页 |
2.1 技术路线 | 第16页 |
2.2 试验方案 | 第16-19页 |
2.2.1 试验目标 | 第16页 |
2.2.2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16-17页 |
2.2.3 水泥净浆及砂浆试验部分 | 第17-18页 |
2.2.4 混凝土性能试验 | 第18-19页 |
2.2.5 实体工程验证试验 | 第19页 |
2.3 试件制备及试验方法 | 第19-27页 |
2.3.1 试验原材料 | 第19-22页 |
2.3.2 外加剂 | 第22页 |
2.3.3 配合比的确定 | 第22-25页 |
2.3.4 试验方法 | 第25-27页 |
第三章 非饱和混凝土抗冻性研究 | 第27-39页 |
3.1 水泥混凝土冻融破坏机理 | 第27-29页 |
3.1.1 冻害机理 | 第27-28页 |
3.1.2 破坏发生条件 | 第28-29页 |
3.2 常用混凝土抗冻性试验 | 第29-33页 |
3.2.1 现行抗冻试验方法 | 第29-31页 |
3.2.2 快冻法试验设备 | 第31-32页 |
3.2.3 现行抗冻方法存在的不足 | 第32-33页 |
3.3 硫酸钠表面侵蚀试验方法 | 第33-36页 |
3.3.1 试验方法的基本构思 | 第33-34页 |
3.3.2 试验方法 | 第34-35页 |
3.3.3 试验过程 | 第35页 |
3.3.4. 试验结果整理 | 第35-36页 |
3.4 试验结果分析 | 第36-39页 |
3.4.1 试验方法稳定可靠 | 第37页 |
3.4.2 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抗盐冻性能的重要因素 | 第37页 |
3.4.3 引气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抗盐冻性能 | 第37页 |
3.4.4. 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存在阀值 | 第37-38页 |
3.4.5 动弹模和重量损失不适宜作为评价非饱和混凝土耐久性的指标 | 第38页 |
3.4.6 硫酸钠表面侵蚀法不适用于压制的混凝土试件 | 第38页 |
3.4.7 硫酸钠表面侵蚀法评定建议标准 | 第38-39页 |
第四章 非饱和混凝土抗冻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39-48页 |
4.1 水灰比影响 | 第40-41页 |
4.2 集料影响 | 第41-42页 |
4.3 含气量和外加剂影响 | 第42-44页 |
4.3.1 含气量的影响 | 第42-44页 |
4.3.2 外加剂的影响 | 第44页 |
4.4 湿饱和度和孔结构影响 | 第44-46页 |
4.5 综合影响因素分析 | 第46-48页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 | 第48-49页 |
5.1 主要研究成果 | 第48页 |
5.2 建议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