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生产管理论文--企业技术管理论文

企业国际合作研发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7-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7页
        1.3.1 国外研究综述第12-14页
        1.3.2 国内研究综述第14-17页
        1.3.3 研究述评第17页
    1.4 研究内容和思路第17-20页
        1.4.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4.2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4.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第19-20页
第2章 企业国际合作研发基本特征与知识转移过程第20-29页
    2.1 跨国公司来华合作研发的基本特征第20-24页
        2.1.1 实力的非对称性第20-23页
        2.1.2 学习的非对称性第23-24页
    2.2 企业国际合作研发的知识转移过程第24-26页
        2.2.1 知识转移的涵义第24页
        2.2.2 知识转移效果的评价第24-25页
        2.2.3 知识转移的一般过程及过程要素第25-26页
    2.3 企业国际合作研发组织间知识转移过程模型第26-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9页
第3章 企业国际合作研发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第29-36页
    3.1 知识特性第29-30页
        3.1.1 知识默会性第29-30页
        3.1.2 知识嵌入性第30页
        3.1.3 知识专用性第30页
    3.2 知识转移源第30-32页
        3.2.1 知识转移意愿第30-31页
        3.2.2 知识转移能力第31-32页
    3.3 知识接收方第32-33页
        3.3.1 学习意愿第32页
        3.3.2 知识吸收能力第32-33页
    3.4 合作特性第33-35页
        3.4.1 信息对称性第33页
        3.4.2 沟通机制第33-34页
        3.4.3 控制机制第34-35页
    3.5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4章 企业国际合作研发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系统动力学模型第36-61页
    4.1 系统动力学建模的适用性与分析步骤第36-37页
    4.2 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第37-46页
        4.2.1 假设条件第37-38页
        4.2.2 因果关系图第38-39页
        4.2.3 系统流图第39-41页
        4.2.4 方程建立与参数赋值第41-44页
        4.2.5 模型测试第44-46页
    4.3 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仿真第46-58页
        4.3.1 模型静态分析第46-49页
        4.3.2 系统运行趋势分析第49-52页
        4.3.3 系统关键变量分析第52-57页
        4.3.4 系统主导回路分析第57-58页
    4.4 提升国际合作研发知识转移效果的政策分析第58-60页
        4.4.1 企业层面第58-59页
        4.4.2 政府层面第59-60页
    4.5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5章 东安公司国际合作研发案例分析第61-70页
    5.1 公司概况第61-64页
        5.1.1 公司产品第61-62页
        5.1.2 科研能力第62-63页
        5.1.3 制造技术第63-64页
    5.2 国际研发合作回顾与成果展示第64-68页
        5.2.1 WJ5 系列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第65-66页
        5.2.2 直九直升机传动系统第66-68页
    5.3 东安公司国际合作研发知识转移存在的问题与建议第68-69页
    5.4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结论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淮安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下一篇:黑龙江省NY银行岗位管理体系方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