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8页 |
1.1 前言 | 第8页 |
1.2 乙酰丙酸甲酯的性质及应用 | 第8-9页 |
1.2.1 乙酰丙酸甲酯的性质 | 第8-9页 |
1.2.2 乙酰丙酸甲酯的应用 | 第9页 |
1.3 生物质制备乙酰丙酸酯的工艺路径及其研究进展 | 第9-14页 |
1.3.1 乙酰丙酸酯化法 | 第10-11页 |
1.3.2 糠醇醇解法 | 第11-12页 |
1.3.3 生物质直接醇解法 | 第12-14页 |
1.4 固体酸 | 第14-16页 |
1.4.1 固体酸的分类 | 第14-15页 |
1.4.2 固体酸催化生物质醇解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5 葡萄糖醇解制备乙酰丙酸甲酯的反应机理 | 第16-17页 |
1.6 课题选择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实验方法及表征手段 | 第18-32页 |
2.1 实验所用化学试剂和仪器 | 第18-19页 |
2.1.1 实验化学试剂 | 第18-19页 |
2.1.2 实验主要仪器 | 第19页 |
2.2 催化剂的表征 | 第19-21页 |
2.2.1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BET) | 第19-20页 |
2.2.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20页 |
2.2.3 红外光谱分析(FT-IR)及吡啶吸附红外光谱分析(Py-IR) | 第20-21页 |
2.2.4 NH_3程序升温脱附分析(NH_3-TPD) | 第21页 |
2.3 催化剂活性评价 | 第21-22页 |
2.4 转化率及产物分析 | 第22-29页 |
2.4.1 气相色谱分析 | 第23-26页 |
2.4.2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第26-29页 |
2.5 原料转化率和产物收率的计算方法 | 第29-32页 |
第3章 Al-MCM-41催化转化葡萄糖醇解制备乙酰丙酸甲酯 | 第32-44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2-3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3-42页 |
3.3.1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BET) | 第33-35页 |
3.3.2 催化剂的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35-36页 |
3.3.3 催化剂的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36-37页 |
3.3.4 催化剂的吡啶吸附红外光谱分析(Py-IR) | 第37-38页 |
3.3.5 催化剂的NH_3程序升温脱附分析(NH_3-TPD) | 第38-39页 |
3.3.6 催化剂的葡萄糖醇解反应性能 | 第39-40页 |
3.3.7 催化剂的循环稳定性研究 | 第40-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4章 SO_4~(2-)/Al_2O_3-SnO_2催化葡萄糖醇解制备乙酰丙酸甲酯 | 第44-58页 |
4.1 引言 | 第44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4-45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5-55页 |
4.3.1 催化剂的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45-46页 |
4.3.2 催化剂的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46-48页 |
4.3.3 催化剂的吡啶吸附红外光谱分析(Py-IR) | 第48-50页 |
4.3.4 催化剂的NH_3程序升温脱附分析(NH_3-PD) | 第50-51页 |
4.3.5 催化剂的葡萄糖醇解反应性能 | 第51-53页 |
4.3.6 催化剂的循环稳定性研究 | 第53-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8页 |
第5章 全文总结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科研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