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天(宇宙航行)论文--航天仪表、航天器设备、航天器制导与控制论文--制导与控制论文--航天器制导与控制论文

敏捷卫星大角度姿态机动与稳定控制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变量符号表第13-14页
第1章 绪论第14-47页
    1.1 引言第14页
    1.2 敏捷卫星的特点第14-22页
        1.2.1 敏捷卫星的技术特点第14-17页
        1.2.2 敏捷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特点第17-18页
        1.2.3 敏捷卫星姿态控制执行机构的特点第18-22页
    1.3 敏捷卫星及相关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第22-28页
        1.3.1 敏捷卫星的在轨应用现状第22-25页
        1.3.2 敏捷卫星技术的发展趋势第25-26页
        1.3.3 CMG技术发展现状第26-28页
    1.4 敏捷卫星姿态控制理论的研究进展第28-43页
        1.4.1 不确定性和扰动抑制第29-32页
        1.4.2 抗饱和控制第32-34页
        1.4.3 大角度快速姿态机动控制第34-35页
        1.4.4 控制器参数整定和性能优化第35-36页
        1.4.5 惯性参数估计与大干扰力矩补偿第36-38页
        1.4.6 CMG的动力学分析及操纵律设计第38-43页
    1.5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第43-47页
第2章 敏捷卫星的姿态运动学与动力学第47-60页
    2.1 参考坐标系第47-48页
    2.2 姿态表征第48-52页
        2.2.2 欧拉角第49-50页
        2.2.3 四元数第50-52页
    2.3 刚体卫星姿态运动学第52-53页
    2.4 敏捷卫星的姿态动力学第53-59页
        2.4.1 开关式推进器的动力学特性第53-54页
        2.4.2 CMG的动力学特性第54-57页
        2.4.3 基于推进器的敏捷卫星姿态动力学方程第57-58页
        2.4.4 基于CMG的敏捷卫星姿态动力学方程第58-59页
    2.5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3章 敏捷卫星自适应近最优姿态机动控制第60-84页
    3.1 引言第60-61页
    3.2 敏捷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全局线性化第61-68页
        3.2.1 高阶奇异值分解与TP变换方法第61-64页
        3.2.2 敏捷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LPV模型第64-66页
        3.2.3 敏捷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TP模型第66-68页
    3.3 基于TP模型变换和LMI的控制器优化设计第68-72页
        3.3.1 LQR控制与饱和约束控制设计第68-70页
        3.3.2 针对TP变换模型的LMI控制器优化第70-72页
    3.4 自适应近最优姿态机动控制律设计与稳定性分析第72-78页
        3.4.1 近最优姿态机动控制律的输入指令第73页
        3.4.2 自适应近最优姿态机动控制律设计第73-75页
        3.4.3 自适应近最优姿态机动控制律的稳定性分析第75-78页
    3.5 仿真与分析第78-82页
    3.6 本章小结第82-84页
第4章 基于CMG的敏捷卫星姿态机动控制第84-107页
    4.1 引言第84-85页
    4.2 基于微分近似的动态CMG操纵律第85-93页
        4.2.1 CMGs奇异性与奇异回避原理第85-87页
        4.2.2 基于一阶差分近似的动态CMG操纵律第87-88页
        4.2.3 基于一阶微分近似的动态CMG操纵律第88-89页
        4.2.4 微分近似操纵律的奇异鲁棒性分析第89-91页
        4.2.5 仿真与分析第91-93页
    4.3 基于CMG角动量平衡的敏捷卫星姿态机动控制第93-106页
        4.3.1 角动量平衡控制律第94-97页
        4.3.2 RBF神经网络自适应姿态跟踪控制律第97-98页
        4.3.3 姿态跟踪控制及角动量平衡性能分析第98-100页
        4.3.4 姿态跟踪控制器的参数整定第100-102页
        4.3.5 仿真与分析第102-106页
    4.4 本章小结第106-107页
第5章 敏捷卫星参数估计与轨道机动阶段的姿态稳定控制第107-141页
    5.1 引言第107-108页
    5.2 敏捷卫星惯性参数在轨估计第108-124页
        5.2.1 惯性参数在轨估计问题描述第108-111页
        5.2.2 惯性参数在轨估计原理第111-114页
        5.2.3 静态参数估计方程建立方法第114-116页
        5.2.4 动态参数估计方程建立方法第116-118页
        5.2.5 参数估计的实现与可行性分析第118-120页
        5.2.6 仿真与分析第120-124页
    5.3 敏捷卫星在轨质心测量及轨道发动机扰动力矩消除第124-131页
        5.3.1 轨道机动阶段的发动机扰动第125-126页
        5.3.2 敏捷卫星质心投影分量在轨测量方法第126-127页
        5.3.3 基于质心分量测量的发动机扰动力矩消除方法第127-128页
        5.3.4 仿真与分析第128-131页
    5.4 轨道机动阶段的敏捷卫星姿态稳定控制第131-140页
        5.4.1 基于角动量平衡原理的混合执行机构控制策略设计第131-134页
        5.4.2 混合执行机构控制策略的性能分析第134-136页
        5.4.3 仿真与分析第136-140页
    5.5 本章小结第140-141页
第6章 敏捷卫星快速姿态机动的递阶饱和控制第141-169页
    6.1 引言第141-142页
    6.2 多积分器系统的递阶饱和控制第142-144页
    6.3 高阶级联仿射非线性系统的递阶饱和控制第144-152页
        6.3.1 高阶级联仿射非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第144-145页
        6.3.2 递阶反馈控制系统的子系统解耦设计第145-146页
        6.3.3 递阶动态逆反馈控制律第146-148页
        6.3.4 改进的递阶饱和控制律第148-152页
    6.4 基于模型参考指令滤波器的敏捷卫星快速姿态机动控制第152-160页
        6.4.2 基于递阶饱和控制的模型参考指令滤波器第154-157页
        6.4.3 Back-Stepping姿态跟踪控制律第157-160页
    6.5 仿真与分析第160-167页
        6.5.1 敏捷卫星快速姿态机动控制的指令滤波功能第160-162页
        6.5.2 常规姿态机动控制与MRCF方法的性能比较第162-164页
        6.5.3 MRCF方法与其它快速姿态机动方法的性能比较第164-166页
        6.5.4 正交投影补偿算法的性能第166-167页
    6.6 本章小结第167-169页
第7章 敏捷卫星控制算法集成仿真测试第169-185页
    7.1 引言第169-170页
    7.2 敏捷卫星控制算法集成仿真测试系统设计第170-174页
        7.2.1 仿真系统的特点第170-173页
        7.2.2 仿真系统的功能第173-174页
    7.3 分布式敏捷卫星数字仿真系统及资源框架的实现第174-177页
        7.3.1 敏捷卫星数值仿真系统平台功能的实现第174-176页
        7.3.2 敏捷卫星快速姿态机动与稳定算法仿真测试模型的实现第176-177页
    7.4 敏捷卫星在轨任务集成测试第177-184页
        7.4.1 敏捷卫星自适应近最优姿态控制算法测试第178-180页
        7.4.2 敏捷卫星编队联合在轨任务集成测试第180-184页
    7.5 本章小结第184-185页
第8章 总结与展望第185-188页
参考文献第188-208页
附录第208-21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第218-220页
致谢第220-223页
作者简介第223页

论文共2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星敏感器的捷联惯性/天文组合导航研究
下一篇:多目标协同进化方法及其在多舱段卫星设备布局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