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第三节 相关概念 | 第12-13页 |
一 综艺节目 | 第12页 |
二 以学生为本 | 第12-13页 |
三 教学活动 | 第13页 |
四 学习兴趣 | 第13页 |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页 |
三 研究述评 | 第14-15页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一 文献研究法 | 第15页 |
二 问卷调查法 | 第15页 |
三 比较法 | 第15-16页 |
四 访谈法 | 第16页 |
第六节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6-17页 |
一 创新点 | 第16页 |
二 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初中英语教学与综艺节目的相关性 | 第17-23页 |
第一节 当前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17-19页 |
一 教学设计不够科学、缺乏层次 | 第17页 |
二 教学活动缺少创新、针对性不强 | 第17-18页 |
三 “以生为本”流于形式、体现不够 | 第18-19页 |
第二节 综艺节目的特点 | 第19-20页 |
一 创新性 | 第19页 |
二 互动性 | 第19页 |
三 娱乐性 | 第19-20页 |
第三节 综艺节目对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 第20-21页 |
一 正面影响 | 第20页 |
二 负面影响 | 第20-21页 |
第四节 综艺节目形式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借鉴意义 | 第21-23页 |
一 借鉴综艺节目的创新性,有利于丰富教学活动设计素材 | 第21-22页 |
二 借鉴综艺节目的互动性,有利于促进师生交流教学相长 | 第22页 |
三 借鉴综艺节目的娱乐性,有利于促使学生积极融入课堂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综艺节目形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与运用 | 第23-38页 |
第一节 研究准备 | 第23-30页 |
一 调查工具及实施过程 | 第23页 |
二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调查结果 | 第23-27页 |
三 基于综艺节目形式走进英语课堂的调查结果 | 第27-30页 |
第二节 选取策略 | 第30-32页 |
一 泛众性 | 第30-31页 |
二 相似性 | 第31页 |
三 正能量 | 第31页 |
四 适应性 | 第31-32页 |
五 易用性 | 第32页 |
六 安全性 | 第32页 |
第三节 实施方法 | 第32-35页 |
一 量体裁衣法 | 第33页 |
二 直截了当法 | 第33-34页 |
三 借壳生蛋法 | 第34-35页 |
四 模仿创新法 | 第35页 |
第四节 教学案例 | 第35-38页 |
一 “听写大会”背单词 | 第36页 |
二 “一站到底”练语法 | 第36页 |
三 “好声音”练写作 | 第36-37页 |
四 “笑傲江湖”练口语 | 第37-38页 |
第四章 研究实施效果的调查与分析 | 第38-47页 |
第一节 比较法研究结果和分析 | 第38-40页 |
第二节 问卷调查法研究结果和分析 | 第40-43页 |
第三节 访谈法研究结果和分析 | 第43-47页 |
第五章 教学反思与总结 | 第47-49页 |
第一节 教学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 第47页 |
第二节 教学实施应把握的问题 | 第47-49页 |
一 活动指导“以学为本” | 第47-48页 |
二 活动形式“以新为要” | 第48页 |
三 活动参与“以众为主” | 第48页 |
四 活动评价“以褒为重”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A | 第53-55页 |
附录B | 第55-56页 |
附录C | 第56-57页 |
附录D | 第57-60页 |
附录E | 第60-68页 |
附图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