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一、重要概念 | 第10-13页 |
(一)体外诊断 | 第10-11页 |
(二)分子诊断 | 第11-12页 |
(三)营销策略 | 第12-13页 |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5页 |
(一)研究的背景 | 第13-14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5页 |
(二)PEST分析方法 | 第15页 |
(三)微观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第15页 |
(四)实地调查研究法 | 第15-16页 |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6-18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二)文章框架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8-29页 |
一、相关理论与方法 | 第18-23页 |
(一)4PS营销理论 | 第18-19页 |
(二)PEST分析模型 | 第19-21页 |
(三)4C内部营销分析框架 | 第21-23页 |
二、学者对国外体外诊断市场的研究 | 第23-24页 |
(一)体外诊断行业方面的研究 | 第23页 |
(二)体外诊断监管方面的研究 | 第23-24页 |
(三)体外诊断营销方面的研究 | 第24页 |
三、学者对国内体外诊断市场的研究 | 第24-28页 |
(一)体外诊断行业方面的研究 | 第24-25页 |
(二)体外诊断监管方面的研究 | 第25-26页 |
(三)体外诊断营销方面的研究 | 第26-28页 |
四、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 第28-29页 |
第三章 体外诊断行业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 第29-41页 |
一、政治与法律环境分析 | 第29-31页 |
(一)行业监管体制及主管部门 | 第29-30页 |
(二)行业政策与法律法规 | 第30-31页 |
二、经济环境分析 | 第31-36页 |
(一)我国经济蓬勃发展,国民收入稳步提升 | 第31-33页 |
(二)新医改后政府支出缓慢增长,医保结余率却骤降 | 第33-34页 |
(三)国内体外诊断市场增长迅速 | 第34-36页 |
三、技术环境分析 | 第36-38页 |
(一)国内核酸检测类发明专利爆发增长,国外却急剧下跌 | 第36-37页 |
(二)国内技术标准仍处初创期,得标准者得天下 | 第37-38页 |
四、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第38-41页 |
(一)国民健康意识逐渐加强 | 第38-40页 |
(二)老年人口红利及出生率回升 | 第40-41页 |
第四章 GENESKY公司内部环境分析(4C分析) | 第41-55页 |
一、顾客分析 | 第41-43页 |
(一)顾客群分类及其特征 | 第41-42页 |
(二)顾客购买决策过程分析 | 第42页 |
(三)顾客构成变化分析 | 第42-43页 |
(四)顾客所属地域分析 | 第43页 |
二、GENESKY公司分析 | 第43-48页 |
(一)公司自身资源 | 第43-46页 |
(二)公司自身能力 | 第46-48页 |
三、竞争对手分析 | 第48-53页 |
(一)医疗器械方面 | 第48-50页 |
(二)基因检测方面 | 第50-53页 |
四、合作者分析 | 第53-55页 |
(一)上游:赛默飞 | 第53-54页 |
(二)下游:西南医院医学遗传中心 | 第54-55页 |
第五章 GENESKY公司现有营销策略分析 | 第55-64页 |
一、公司营销现状 | 第55-60页 |
(一)产品方面 | 第55-58页 |
(二)渠道方面 | 第58-59页 |
(三)价格方面 | 第59页 |
(四)促销方面 | 第59-60页 |
二、存在问题分析 | 第60-64页 |
(一)产品方面 | 第60-61页 |
(二)渠道方面 | 第61-62页 |
(三)价格方面 | 第62-63页 |
(四)促销方面 | 第63-64页 |
第六章 GENESKY公司营销策略改进建议 | 第64-69页 |
一、产品策略 | 第64-65页 |
(一)试剂注册提前化 | 第64页 |
(二)优化产品结构 | 第64页 |
(三)构建新产品开发长效机制 | 第64-65页 |
二、渠道策略 | 第65-66页 |
(一)完善代理营销渠道 | 第65页 |
(二)加强示范点建设 | 第65页 |
(三)培养幕后引荐人 | 第65-66页 |
三、价格策略 | 第66-67页 |
(一)统一底价 | 第66页 |
(二)适时调价 | 第66-67页 |
四、促销策略 | 第67-69页 |
(一)强化人员推销 | 第67页 |
(二)多渠道宣传 | 第67页 |
(三)全方位促销 | 第67-69页 |
第七章 结语 | 第69-70页 |
一、全文总结 | 第69页 |
二、后续研究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