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表面肌电分析在康复评价中的应用 | 第11-13页 |
1.2.2 惯性信息分析在康复评价中的应用 | 第13-14页 |
1.2.3 上肢康复评价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肌电-惯性信息的特征提取及筛选 | 第17-35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肌电信号的产生机理和特点 | 第17-18页 |
2.3 肌电和惯性信息的特征提取基本方法 | 第18-23页 |
2.3.1 sEMG特征提取 | 第19-22页 |
2.3.2 惯性信息特征提取 | 第22-23页 |
2.4 上肢肘关节屈伸数据分析及肌电-惯性信息特征筛选 | 第23-34页 |
2.4.1 实验与方法 | 第23-25页 |
2.4.2 数据分析 | 第25-29页 |
2.4.3 基于线性回归模型的肌电-惯性信息特征筛选 | 第29-3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基于AHP-FCE法的上肢康复评价 | 第35-48页 |
3.1 引言 | 第35页 |
3.2 临床上肢运动功能康复评价 | 第35-37页 |
3.3 AHP-FCE法的基本原理和建模步骤 | 第37-42页 |
3.3.1 层次分析法建模步骤 | 第38-40页 |
3.3.2 AHP-FCE法的建模步骤 | 第40-42页 |
3.4 基于AHP-FCE法的上肢功能康复评价模型建立 | 第42-47页 |
3.4.1 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42-43页 |
3.4.2 评价指标权值的确定 | 第43-44页 |
3.4.3 各层评价指标评语的确定 | 第44-45页 |
3.4.4 方案层一级模糊评价 | 第45-47页 |
3.4.5 准则层二级模糊评价 | 第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基于肌电-惯性信息的上肢康复评价系统设计 | 第48-68页 |
4.1 引言 | 第48页 |
4.2 总体设计及关键技术 | 第48-53页 |
4.2.1 总体设计方案 | 第48-49页 |
4.2.2 关键技术 | 第49-53页 |
4.3 软件设计 | 第53-57页 |
4.3.1 需求分析 | 第53页 |
4.3.2 系统功能与结构设计 | 第53-55页 |
4.3.3 数据库设计 | 第55-57页 |
4.3.4 开发工具介绍 | 第57页 |
4.4 上肢康复评价系统实现 | 第57-66页 |
4.4.1 登陆和注册 | 第57-59页 |
4.4.2 基本信息管理 | 第59-61页 |
4.4.3 数据采集和保存 | 第61页 |
4.4.4 康复评定 | 第61-63页 |
4.4.5 查询 | 第63-64页 |
4.4.6 健康档案及报表 | 第64-6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5章 上肢康复评价系统实验验证 | 第68-75页 |
5.1 引言 | 第68页 |
5.2 实验方案 | 第68-70页 |
5.2.1 实验对象及信号采集 | 第68-69页 |
5.2.2 实验方案及实验流程 | 第69-70页 |
5.3 实验分析及结果 | 第70-7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结论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