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航空发动机(推进系统)论文--发动机零部件论文--齿轮论文

考虑微动损伤影响的圆弧端齿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注释表第13-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4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3页
        1.2.1 圆弧端齿参数的敏度分析第14-15页
        1.2.2 微动参数第15-18页
        1.2.3 微动疲劳寿命的预测方法第18-22页
        1.2.4 圆弧端齿结构优化设计方法第22-23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第23-24页
第二章 微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研究第24-51页
    2.1 引言第24页
    2.2 微动疲劳特性研究第24-34页
        2.2.1 光滑试件的微动疲劳特性研究第24-26页
        2.2.2 圆弧端齿的微动疲劳特性研究第26-33页
        2.2.3 摩擦功与微动疲劳寿命的相关性研究第33-34页
    2.3 最大摩擦功微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模型第34-35页
    2.4 寿命预测模型的对比分析第35-38页
        2.4.1 基于临界平面法的微动疲劳寿命预测第35-36页
        2.4.2 光滑试件微动疲劳寿命预测第36-38页
    2.5 微动损伤参量与微动疲劳寿命的相关性研究第38-49页
        2.5.1 微动损伤参量与微动疲劳寿命的相关性研究第38-45页
        2.5.2 载荷对损伤参量的影响第45-47页
        2.5.3 载荷对力学参数的影响第47-49页
    2.6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三章 圆弧端齿的几何描述期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第51-63页
    3.1 引言第51页
    3.2 圆弧端齿结构设计实例第51-52页
    3.3 圆弧端齿最大等效应力及微动参数影响因素的分析第52-62页
        3.3.1 内径第53-55页
        3.3.2 全齿高系数第55-56页
        3.3.3 压力角第56-57页
        3.3.4 山形底高第57-59页
        3.3.5 齿根过渡圆弧第59页
        3.3.6 载荷第59-62页
    3.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四章 圆弧端齿结构优化设计模型与方法研究第63-70页
    4.1 引言第63页
    4.2 圆弧端齿结构优化模型及优化设计方法第63-66页
        4.2.1 优化模型的建立第63-65页
        4.2.2 基于RBF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的优化设计方法第65-66页
    4.3 圆弧端齿结构的优化第66-69页
        4.3.1 RBF神经网络结构的精度检验第66-67页
        4.3.2 优化结果与分析第67-69页
    4.4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70-72页
    5.1 总结第70-71页
    5.2 展望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致谢第76-77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某型涡桨发动机橡胶隔振器动力学特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渐近均匀化法的格栅结构振动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