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研究

中文摘要第12-13页
Abstract第13-14页
引言第15-21页
    选题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6-19页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第19-20页
    研究方法第20页
    研究创新及不足第20-21页
第一章 日常生活的相关理论及内涵界定第21-28页
    1.1 日常生活第21-23页
        1.1.1 西方现代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第21-22页
        1.1.2 中国传统日常生活理论第22页
        1.1.3 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理论第22-23页
    1.2 大学生日常生活及其特点第23-26页
        1.2.1 大学生及其日常生活的特点第23-25页
        1.2.2“大学生日常生活”内涵界定第25-26页
    1.3 日常生活化的内涵与实质第26-28页
        1.3.1“化”的内涵第26-27页
        1.3.2“化归”的内涵第27页
        1.3.3 日常生活化的实质第27-28页
第二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意义第28-31页
    2.1 有利于提升大学生政治自觉,巩固马克思主义的地位第28-29页
    2.2 有利于唤起大学生价值意识,保证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第29页
    2.3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促进自由而全面地发展第29-30页
    2.4 有利于强化大学生责任意识,实现社会风貌新风重塑第30-31页
第三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日常生活的契合性分析第31-36页
    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相互关系第31-32页
        3.1.1 日常生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根基第31页
        3.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日常生活的思想指引第31-32页
    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日常生活的契合性分析第32-36页
        3.2.1 二者都以现实生活中的现实的人为立根基础第32-33页
        3.2.2 二者都围绕人的实践活动为中心环节而展开第33页
        3.2.3 二者都呈现螺旋上升形态式渐进发展的轨迹第33-34页
        3.2.4 二者都以人的全面而自由地发展为价值目标第34-36页
第四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现状调查第36-45页
    4.1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的客观情况第36-38页
        4.1.1 日常生活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认知现状第36-37页
        4.1.2 日常生活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影响因素现状第37页
        4.1.3 日常生活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现状第37-38页
    4.2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8-43页
        4.2.1 基础认知:理论认知不够深刻第39页
        4.2.2 要素影响:化归日常影响多元第39页
        4.2.3 知行合一:知行转化存在困难第39-43页
    4.3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归日常生活之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第43-45页
        4.3.1 大学生自身主观方面分析第43-44页
        4.3.2 外部客观环境的具体实情第44页
        4.3.3 理论与现实的间距性存在第44-45页
第五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路径探索第45-57页
    5.1 紧抓日常学习生活,在资源合力化中教书育人第45-48页
        5.1.1 聚焦课堂教学,筑牢认知根基第46-47页
        5.1.2 关注能力培育,增进情感认同第47-48页
        5.1.3 完善育人体系,注重全面推进第48页
    5.2 强调日常集体生活,在典型具象化中见贤思齐第48-52页
        5.2.1 细化集体生活,丰富认知体验第49-50页
        5.2.2 培养核心群体,带动共建共促第50-51页
        5.2.3 寻访榜样典型,架构践行桥梁第51-52页
    5.3 利用网络生活载体,在价值渗透化中激浊扬清第52-54页
        5.3.1 净化网络环境,强化正向引导第52页
        5.3.2 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网络素养第52-53页
        5.3.3 开辟校园论坛,推进内部革新第53-54页
    5.4 重视自我实践养成,在身心和谐化中力学笃行第54-57页
        5.4.1 树立生活意识,促进身心和谐第54-55页
        5.4.2 增强自律观念,学会自我管理第55页
        5.4.3 注重日常实践,实现外化于行第55-57页
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附录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调查问卷第61-6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流行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
下一篇:信用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