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英坨地区高台子油层测井资料解释与储层综合评价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序言第7-12页
    0.1 论文的来源、选题目的及意义第7页
    0.2 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现状第7-9页
        0.2.1 储层地质学研究现状第7-9页
        0.2.2 储层测井评价技术研究现状第9页
    0.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9-10页
    0.4 主要完成工作及认识第10-12页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2-18页
    1.1 研究区位置第12-13页
    1.2 岩性地层第13-14页
    1.3 区域构造特征第14-15页
    1.4 构造演化特征第15-16页
    1.5 勘探开发现状第16-18页
第二章 储层沉积特征第18-29页
    2.1 砂体展布特征第18-21页
    2.2 沉积微相特征第21-23页
        2.2.1 沉积相划分第21-22页
        2.2.2 沉积微相划分第22页
        2.2.3 沉积演化特征第22-23页
    2.3 隔夹层发育特征第23-29页
        2.3.1 隔夹层的分类第23-26页
        2.3.2 隔夹层分布特征第26-29页
第三章 储层岩石学特征及孔隙结构特征第29-36页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第29-31页
    3.2 孔隙结构及物性特征第31-36页
        3.2.1 孔隙结构第31-35页
        3.2.2 物性特征第35-36页
第四章 储层成岩作用特征第36-49页
    4.1 主要成岩作用类型第36-37页
        4.1.1 破坏性成岩作用第36-37页
        4.1.2 建设性成岩作用第37页
    4.2 成岩演化阶段研究第37-39页
    4.3 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机制第39-44页
    4.4 成岩相研究第44-49页
第五章 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第49-63页
    5.1 测井资料标准化第49-51页
        5.1.1 标准层的选取第50页
        5.1.2 标准化方法第50-51页
    5.2 关键井研究第51-53页
    5.3 储层参数相关性研究第53-57页
    5.4 测井解释模型的建立第57页
        5.4.1 孔隙度解释模型第57页
        5.4.2 渗透率解释模型第57页
    5.5 测井解释结果检验第57-60页
    5.6 储层物性平面展布特征第60-63页
第六章 储层综合评价第63-68页
    6.1 储层物性影响因素综合分析第63-64页
        6.1.1 沉积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第63页
        6.1.2 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第63-64页
    6.2 储层等级划分第64页
    6.3 有利储层目标区优选第64-68页
结论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4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阿合奇县阿沙哇义金矿床岩石破碎—蚀变特征与成矿关系研究
下一篇:喇嘛苏外围详查区铜矿体三维地质建模与储量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