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苏外围详查区铜矿体三维地质建模与储量估算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1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6-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9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9-10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9页 |
1.3.2 主要技术路线 | 第9-10页 |
1.4 完成实际工作量 | 第10-11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第11-19页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第11-12页 |
2.2 研究区地质特征 | 第12-15页 |
2.2.1 研究区地层 | 第12页 |
2.2.2 研究区岩浆岩 | 第12-14页 |
2.2.3 研究区变质作用 | 第14-15页 |
2.3 矿体特征 | 第15-19页 |
2.3.1 矿体特征 | 第16-17页 |
2.3.2 矿石结构特征 | 第17-18页 |
2.3.3 矿石矿物特征 | 第18-19页 |
第三章 构建矿体表面模型 | 第19-30页 |
3.1 三维建模的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3.1.1 数值模型 | 第19-20页 |
3.1.2 几何模型 | 第20-21页 |
3.2 构建研究区地表模型 | 第21-27页 |
3.2.1 获取DEM数据 | 第22-23页 |
3.2.2 构建研究区地表模型 | 第23-27页 |
3.3 构建矿体表面模型 | 第27-30页 |
第四章 构建矿体实体、品位模型 | 第30-45页 |
4.1 构建矿体实体模型 | 第30-33页 |
4.1.1 钻孔数据 | 第30-32页 |
4.1.2 构建矿体实体模型 | 第32-33页 |
4.2 矿体品位模型的构建 | 第33-45页 |
4.2.1 品位插值的理论基础 | 第33-35页 |
4.2.2 构建矿体品位模型 | 第35-45页 |
第五章 储量估算 | 第45-51页 |
5.1 获取小体重样 | 第45-46页 |
5.2 矿体储量的估算 | 第46-48页 |
5.3 对比验证 | 第48-51页 |
第六 章结论 | 第51-53页 |
6.1 结论 | 第51页 |
6.2 问题及建议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