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 第9-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1.3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1.2.1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2.2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1.3 内容概述与主要创新点 | 第13-14页 |
1.3.1 内容概述 | 第13页 |
1.3.2 主要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2.1.1 工业化 | 第14页 |
2.1.2 新型工业化 | 第14页 |
2.1.3 信息化 | 第14页 |
2.1.4 城镇化 | 第14-15页 |
2.1.5 农业现代化 | 第15页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第15-16页 |
2.2.1 传统农业改造理论 | 第15页 |
2.2.2 发展经济学理论 | 第15页 |
2.2.3 生态经济学理论 | 第15-16页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6页 |
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6-22页 |
2.3.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6-17页 |
2.3.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7-21页 |
2.3.3 国内外文献点评 | 第21-22页 |
第三章 从化区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与现状 | 第22-32页 |
3.1 从化区工业化演进的轨迹 | 第22-23页 |
3.1.1 农业为主阶段(“五五”计划及以前时期) | 第22页 |
3.1.2 工业起步阶段(“六五”计划—“八五”计划时期) | 第22-23页 |
3.1.3 工业壮大阶段(“九五”计划—“十一五”计划时期) | 第23页 |
3.1.4 三大产业升级调整阶段(“十二五”计划时期) | 第23页 |
3.2 从化区新型工业化的现状 | 第23-28页 |
3.2.1 经济发展总体状况 | 第23-24页 |
3.2.2 三大产业结构 | 第24-25页 |
3.2.3 劳动就业结构 | 第25页 |
3.2.4 主导支柱产业 | 第25-26页 |
3.2.5 工业企业规模 | 第26-27页 |
3.2.6 农业龙头企业 | 第27页 |
3.2.7 产业发展园区 | 第27-28页 |
3.3 从化区现阶段工业化发展水平测度 | 第28-32页 |
3.3.1 从H·钱纳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标准看从化 | 第28页 |
3.3.2 从西蒙·库兹涅茨三次产业结构标准看从化 | 第28-29页 |
3.3.3 从配第-克拉克就业结构标准看从化 | 第29-30页 |
3.3.4 从H·钱纳里城镇化率标准看从化 | 第30页 |
3.3.5 从工业化评价体系综合分值标准看从化 | 第30-31页 |
3.3.6 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从化区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若干关系 | 第32-44页 |
4.1 从化区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 第32-35页 |
4.1.1 从化区信息化的基本状况 | 第32-33页 |
4.1.2 从化区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互融发展 | 第33-35页 |
4.2 从化区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 | 第35-39页 |
4.2.1 从化区城镇化的基本状况 | 第35-36页 |
4.2.2 从化区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发展 | 第36-39页 |
4.3 从化区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 第39-44页 |
4.3.1 从化区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状况 | 第39-40页 |
4.3.2 从化区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 | 第40-44页 |
第五章 对策与建议 | 第44-51页 |
5.1 加快从化区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对策建议 | 第44-46页 |
5.1.1 统筹协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化发展水平 | 第44页 |
5.1.2 运用信息化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夯实产业基础 | 第44页 |
5.1.3 加快绿色信息制造业的引进发展,建设好信息科技工业园区 | 第44-45页 |
5.1.4 加大投入,推动信息技术在社会相关领域的应用 | 第45页 |
5.1.5 形成合力,营造有助于推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政策环境 | 第45-46页 |
5.2 促进从化区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 | 第46-48页 |
5.2.1 着力统筹土地规划,提高土地产出效益 | 第47页 |
5.2.2 着力做大城镇载体,提高城镇化率水平 | 第47页 |
5.2.3 着力强化工业主导,统筹产业增强互动内力 | 第47-48页 |
5.2.4 着力改进管理服务,统筹社会完善互动体系 | 第48页 |
5.3 推动从化区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8-51页 |
5.3.1 时间上同步演进 | 第48页 |
5.3.2 空间上三产协调 | 第48-49页 |
5.3.3 布局上重点推进 | 第49页 |
5.3.4 产业上工农贯通 | 第49-50页 |
5.3.5 手段上机械为重 | 第50-51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前景展望 | 第51-52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1页 |
6.2 前景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附件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