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家庭教育论文

父母离异对学困生的影响研究--以L同学为例

中文摘要第4-6页
英文摘要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2页
    二、研究意义第12-13页
        (一)有助于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第12-13页
        (二)有助于促进父母离异学困生的健康发展第13页
    三、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第13-14页
        (一)研究问题第13页
        (二)研究目的第13-14页
    四、研究的创新点第14页
    五、文献综述第14-17页
        (一)概念的界定第14-15页
        (二)国外关于学困生的有关研究第15-16页
        (三)国内关于学困生的研究第16-17页
        (四)前人研究存在的不足第17页
    六、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7-20页
        (一)研究思路第17-18页
        (二)研究方法第18-20页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0-23页
    一、个性心理差异理论第20页
    二、多元智力理论第20-21页
    三、归因理论第21页
    四、心理社会学发展理论第21-23页
第三章 父母离异对L发展的影响第23-31页
    一、研究对象的确立第23页
    二、研究对象背景资料第23页
    三、父母离异给L品质上带来的变化第23-25页
        (一)由勤劳到懒惰第24页
        (二)由诚实到爱撒谎第24-25页
        (三)自理能力变差第25页
        (四)丧失集体荣誉感第25页
    四、父母离异给L的学习带来的变化第25-30页
        (一)课堂表现的变化第25-26页
        (二)学习主动性的变化第26-27页
        (三)作业完成情况的变化第27页
        (四)成绩的变化第27-30页
    五、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四章 L变成学困生的成因分析第31-38页
    一、父母离异改变了L的性格第31-33页
        (一)孤僻冷漠的性格影响学习第31页
        (二)缺失归属感与安全感,无法安心学习第31-32页
        (三)丧失学习兴趣,缺少学习动机第32-33页
    二、父母离异改变了家庭教育环境第33-35页
        (一)监护人错误的教育观念第33-34页
        (二)临时监护人文化素质较低第34页
        (三)监护人忽视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第34-35页
    三、学校对父母离异学困生的忽视第35-37页
        (一)教育教学方法不得当第35页
        (二)课堂环境的忽视第35-36页
        (三)与教师之间缺乏情感上的交流第36页
        (四)教师教学管理缺乏针对性第36-37页
    四、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五章 问题解决的对策第38-43页
    一、关注父母离异学困生的心理发展,培养良好的性格第38-39页
        (一)正确面对父母离异,形成乐观开朗性格第38页
        (二)融入家庭与集体之中,找到安全感与归属感第38页
        (三)培养学习兴趣,将“父母离异”转化为学习动力第38-39页
    二、监护人营造健康温暖的家庭教育氛围第39-41页
        (一)监护人转变教育观念,做到家校教育的一致性第39页
        (二)家长要提高自身文化素质,言传身教第39-40页
        (三)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40-41页
    三、学校层面应采取的举措第41-43页
        (一)改变教学方法,实施差异性教学第41页
        (二)针对父母离异学困生,在课堂上加以重视第41页
        (三)教生之间建立情感上的交流第41-42页
        (四)教师提高教学管理的针对性第42-43页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附录第46-48页
    一、学困生访谈提纲第46页
    二、家长的访谈提纲第46页
    三、教师的访谈提纲第46-47页
    四、同学的访谈提纲第47-48页
后记(含致谢)第48-4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渗透研究
下一篇:中学化学课堂境脉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