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文教、卫生管理法令论文

食品安全法的惩罚性赔偿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引言第7-12页
    (一)选题依据第7-9页
        1.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7-9页
        2.选题的研究意义第9页
    (二)研究方案第9-12页
        1.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目标以及要解决的问题第9-10页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第10-11页
        3.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第11-12页
一、惩罚性赔偿适用的主体第12-17页
    (一)主体范围界定不明第12-13页
    (二)主体范围的完善第13-16页
        1.“消费者”的重新界定第13-14页
        2.“联合加工生产者”惩罚性赔偿责任主体的确定第14-15页
        3.“销售者”惩罚性赔偿责任主体的确定第15-16页
        4.“网络平台”惩罚性赔偿责任主体的确定第16页
    (三)扩大《食品安全法》惩罚性赔偿权利主体第16-17页
二、惩罚性赔偿的主观要件第17-20页
    (一)《食品安全法》惩罚性赔偿的主观要件规定现况第17页
    (二)《食品安全法》惩罚性赔偿的主观要件的完善第17-18页
    (三)重大过失应当纳入惩罚性赔偿主观要件第18-20页
三、适用惩罚性赔偿违法行为的判断标准第20-24页
    (一)生产者违法行为判断标准--以预包装食品为例第20-22页
    (二)销售者违法行为判断标准--以赠品为例第22-23页
    (三)欺诈行为应适用惩罚性赔偿第23-24页
四、惩罚性赔偿金额第24-28页
    (一)惩罚性赔偿计算方法第24-25页
    (二)“价款十倍或损失三倍”的规定第25-26页
    (三)最低赔偿额度1000元的质疑第26页
    (四) 其他相关因素的考虑第26-28页
五、但书的法律适用问题第28-32页
    (一)但书的立法本意第28-29页
    (二)但书的正确适用第29-32页
结论第32-33页
参考文献第33-35页
致谢第35页

论文共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安全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论失独家庭的权益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