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8-22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9页 |
1.3.3 研究内容 | 第19-22页 |
第2章 PPP高速公路项目发展现状 | 第22-29页 |
2.1 PPP模式定义与分类 | 第22-23页 |
2.1.1 PPP模式的定义 | 第22-23页 |
2.1.2 PPP模式的分类 | 第23页 |
2.2 国外PPP高速公路项目发展现状 | 第23-25页 |
2.3 中国PPP高速公路项目发展现状 | 第25-26页 |
2.4 中国PPP高速公路项目发展存在问题 | 第26-27页 |
2.4.1 公路通行费高 | 第26-27页 |
2.4.2 收费期不合理 | 第27页 |
2.4.3 服务水平低 | 第27页 |
2.5 PPP风险管理现状 | 第27-2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PPP高速公路项目社会投资方风险识别 | 第29-37页 |
3.1 高速公路项目特征 | 第29页 |
3.2 风险识别理论研究 | 第29-33页 |
3.2.1 风险识别的内涵 | 第29-30页 |
3.2.2 风险识别的方法 | 第30-32页 |
3.2.3 风险初步识别 | 第32-33页 |
3.3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第33-36页 |
3.3.1 调查问卷分析 | 第33-34页 |
3.3.2 调查对象与调查过程 | 第34-35页 |
3.3.3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 第35-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PPP高速公路项目投资商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 第37-42页 |
4.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37页 |
4.2 层次分析法 | 第37-38页 |
4.3 模糊层次分析法详细步骤 | 第38-41页 |
4.3.1 建立模糊算子 | 第38-39页 |
4.3.2 建立风险因素层次结构图 | 第39-40页 |
4.3.3 建立模糊矩阵 | 第40页 |
4.3.4 进行一致性检验 | 第40-41页 |
4.3.5 计算模糊权重 | 第41页 |
4.3.6 置信水平 α 和风险态度 λ | 第4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5章 案例分析——FFH高速公路项目 | 第42-52页 |
5.1 项目介绍 | 第42-44页 |
5.1.1 基本情况 | 第42-43页 |
5.1.2 投资方简介 | 第43页 |
5.1.3 合作方式 | 第43-44页 |
5.2 风险分析评价 | 第44-49页 |
5.2.1 采用模糊比率,建立模糊判断矩阵 | 第44-47页 |
5.2.2 计算各判断矩阵风险因素的模糊权重 | 第47-48页 |
5.2.3 PPP公路项目全寿命期风险排序 | 第48-49页 |
5.3 评价结果分析 | 第49-5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附录 1 PPP高速公路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核查表 | 第59-61页 |
附录 2 PPP高速公路项目全寿命期风险因素调查问卷 | 第61-64页 |
附录 3 PPP高速公路项目全寿命期风险对比调查问卷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