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中扬子上侏罗统—古近系古水流特征及其与盆地充填演化的关系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引言第10-19页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第11-16页
        1.2.1 国外发展现状及趋势第11-14页
        1.2.2 国内发展现状及趋势第14-16页
    1.3 主要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第16-18页
        1.3.1 研究思路第16-17页
        1.3.2 技术路线第17-18页
    1.4 完成的工作量第18-19页
2 区域地质背景第19-32页
    2.1 研究区位置及构造背景第19-21页
        2.1.1 秦岭-大别造山带第19-20页
        2.1.2 江南-雪峰隆起第20页
        2.1.3 黄陵隆起第20-21页
    2.2 区域构造演化及特征第21-22页
        2.2.1 印支期南北陆块碰撞对接与中扬子区构造格局的形成第21页
        2.2.2 燕山期南北扭动对中扬子构造格局的改造第21页
        2.2.3 喜山期的板块碰撞对中扬子的影响第21-22页
    2.3 中上扬子及其邻区地层特征第22-32页
        2.3.1 中上扬子及邻区上侏罗统-新近系地层区划与对比第22页
        2.3.2 中上扬子及邻区晚侏罗世-新近纪分纪地层对比第22-32页
3 沉积相及沉积演化特征第32-46页
    3.1 沉积相展布特征第32-33页
    3.2 沉积相类型与特征第33-42页
        3.2.1 冲积扇相第33-34页
        3.2.2 辫状河相第34-36页
        3.2.3 曲流河相第36-38页
        3.2.4 曲流河三角洲相第38-40页
        3.2.5 湖泊相第40-42页
    3.3 沉积相纵向演化序列与沉积旋回第42-46页
4 古水流及物源分析第46-67页
    4.1 古水流分析第46-53页
        4.1.1 侏罗系第46-48页
        4.1.2 白垩系第48-53页
        4.1.3 古近系第53页
    4.2 砾石特征及其成因分析第53-67页
        4.2.1 秭归三溪河上侏罗统第54页
        4.2.2 宜昌南津关白垩系第54-58页
        4.2.3 鄂州、浠水白垩系第58-62页
        4.2.4 崇阳、通山白垩系第62-65页
        4.2.5 宜都枝城古近系第65-67页
5 盆地充填演化第67-77页
    5.1 盆地发育演化阶段划分第67-68页
    5.2 各演化阶段盆地充填特征第68-77页
        5.2.1 晚侏罗世第68-69页
        5.2.2 早白垩世第69-72页
        5.2.3 晚白垩世第72-74页
        5.2.4 古新世-早始新世第74-75页
        5.2.5 中始新世第75页
        5.2.6 晚始新世-渐新世第75-77页
6 结论第77-78页
致谢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2页
个人简历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丹江口库区植物多样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苝酰亚胺/三嗪的树枝状功能聚合物的合成与自组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