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9页 |
Abstract | 第9-13页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7-1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9-31页 |
1.1 全球能源需求 | 第19-21页 |
1.2 太阳能发展的里程碑:Gratzel电池 | 第21-23页 |
1.3 功能发光材料:OLED | 第23-24页 |
1.4 氟离子的多重性质 | 第24-25页 |
1.5 分子传感器 | 第25-26页 |
1.6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26-31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31-59页 |
2.1 近代量子化学概述 | 第31-36页 |
2.2 单组态相互作用CIS | 第36-40页 |
2.2.1 CIS基础 | 第36-39页 |
2.2.2 CIS方法的优点 | 第39页 |
2.2.3 CIS方法的缺点 | 第39-40页 |
2.3 密度泛函理论DFT | 第40-45页 |
2.3.1 DFT基础 | 第40-43页 |
2.3.2 DFT的近似:交换相关泛函 | 第43-44页 |
2.3.3 DFT方法的优点 | 第44-45页 |
2.3.4 DFT方法的缺点 | 第45页 |
2.4 相对论量子化学 | 第45-47页 |
2.5 量子化学基组 | 第47-51页 |
2.5.1 Slater型基组 | 第48页 |
2.5.2 高斯型基组 | 第48页 |
2.5.3 压缩型高斯基组 | 第48-49页 |
2.5.4 劈裂价键基组 | 第49-50页 |
2.5.5 极化基组 | 第50-51页 |
2.5.6 弥散基组 | 第51页 |
2.6 赝势 | 第51-52页 |
2.7 电子光谱理论 | 第52-54页 |
2.7.1 Frank-Condon原理 | 第52-54页 |
2.8 自旋轨道耦合 | 第54页 |
2.9 光致发光机理:荧光和磷光 | 第54-59页 |
2.9.1 激发态 | 第55-56页 |
2.9.2 荧光和磷光 | 第56-59页 |
第3章 羧基数目及取代位置对染料敏化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59-77页 |
3.1 引言 | 第59-61页 |
3.2 计算细节 | 第61-66页 |
3.2.1 密度泛函计算相关 | 第63-64页 |
3.2.2 溶剂化自由能和氧化还原电势 | 第64-65页 |
3.2.3 DSSC的效率 | 第65-6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6-76页 |
3.3.1 基态几何结构 | 第66-67页 |
3.3.2 前线分子轨道性质 | 第67-70页 |
3.3.3 自旋密度 | 第70-73页 |
3.3.4 DMSO溶液中的吸收光谱 | 第73-74页 |
3.3.5 配合物1、2、3在DSSC中的表现 | 第74-76页 |
3.4 结论 | 第76-77页 |
第4章 苯并咪唑配体钌配合物氟离子传感器的理论研究 | 第77-93页 |
4.1 引言 | 第77-80页 |
4.2 计算细节 | 第80-81页 |
4.3 结果和讨论 | 第81-92页 |
4.3.1 方法和基组的选择 | 第81-82页 |
4.3.2 基态几何结构 | 第82-85页 |
4.3.3 单重态激发态性质和UV-Vis光谱 | 第85-88页 |
4.3.4 检测机理的理论研究 | 第88-92页 |
4.4 结论 | 第92-93页 |
第5章 三芳基硼的三羰基二胺铼配合物及其氟衍生物光谱性质理论研究 | 第93-109页 |
5.1 引言 | 第93-94页 |
5.2 计算细节 | 第94-97页 |
5.3 结果和讨论 | 第97-107页 |
5.3.1 配合物1和2的基态几何结构 | 第97-101页 |
5.3.2 配合物1和2在THF溶液中的吸收光谱 | 第101-105页 |
5.3.3 三重激发态结构和发射 | 第105-107页 |
5.4 结论 | 第107-109页 |
第6章 基于P(?)C配体的高效蓝光铱配合物的理论研究 | 第109-127页 |
6.1 引言 | 第109-111页 |
6.2 计算细节 | 第111-113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113-124页 |
6.3.1 泛函的选择 | 第113-116页 |
6.3.2 基态和激发态的稳定构型 | 第116-118页 |
6.3.3 前线分子轨道性质 | 第118-121页 |
6.3.4 最低能单重态吸收和三重态发射 | 第121-123页 |
6.3.5 量子转换效率预测 | 第123-124页 |
6.4 结论 | 第124-127页 |
第7章 过渡金属体系不同交换相关范函计算结果的可靠性检验 | 第127-143页 |
7.1 引言 | 第127-129页 |
7.2 计算细节 | 第129-131页 |
7.3 结果与讨论 | 第131-140页 |
7.3.1 几何参数的可靠性与泛函选择 | 第131-133页 |
7.3.2 吸收光谱与交换相关泛函的选择 | 第133-136页 |
7.3.3 三重激发态的几何结构 | 第136-139页 |
7.3.4 发射波长与泛函的选择 | 第139-140页 |
7.4 结论 | 第140-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143-179页 |
致谢 | 第179-181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81-1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