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9-20页 |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二) 相关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11-12页 |
1. 公文规范化的研究范围 | 第11页 |
2. 研究的政权范围 | 第11-12页 |
3. 资料来源 | 第12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1. 著作方面 | 第12-14页 |
2. 期刊论文方面 | 第14-16页 |
3. 法令条制方面 | 第16-17页 |
(四) 研究途径与方法 | 第17-18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五)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 第18-20页 |
1. 创新点 | 第18页 |
2. 难点 | 第18-20页 |
一、民国时期公文规范化概述 | 第20-25页 |
(一) 民国时期公文规范化的定义和内容 | 第20-23页 |
1. 民国时期公文规范化定义 | 第20-22页 |
2. 民国时期公文规范化内容 | 第22-23页 |
(二) 民国时期加强公文规范化的必要性 | 第23-25页 |
1. 加强公文规范化是历史发展的需求 | 第23-24页 |
2. 加强公文规范化是国家管理的需求 | 第24-25页 |
二、民国时期公文规范化的开创阶段——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 第25-34页 |
(一)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探索公文规范化的历史背景 | 第25-26页 |
(二)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对公文规范化的开创实践 | 第26-32页 |
1. 简化和规范公文文种 | 第26-28页 |
2. 规范公文的称谓用语、署名和时间标识 | 第28-29页 |
3. 规范公文运转及处理程序 | 第29页 |
4. 规范公文用纸格式 | 第29-32页 |
(三) 对南京临时政府时期探索公文规范化的评析 | 第32-34页 |
1. 创新之处 | 第32页 |
2. 不足之处 | 第32-33页 |
3. 不足之原因 | 第33-34页 |
三、民国时期公文规范化的发展阶段——北洋政府时期 | 第34-41页 |
(一) 北洋政府时期进行公文规范化的历史背景 | 第34-35页 |
(二) 北洋政府时期公文规范化的实践概况 | 第35-40页 |
1. 进一步简化和规范公文文种 | 第35-37页 |
2. 公文用纸的数值化、拟写方法的近代化 | 第37-38页 |
3. 公文格式的渐进统一 | 第38-39页 |
4. 规范公文处理 | 第39-40页 |
5. 简化公文引文 | 第40页 |
(三) 对北洋政府时期公文规范化进程的评析 | 第40-41页 |
四、民国时期公文规范化的成熟阶段——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 第41-62页 |
(一)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进行公文规范化的历史背景 | 第41-42页 |
(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进行公文规范化的实践 | 第42-56页 |
1. 法制法规 | 第42-50页 |
2. 规范化以学术探讨为手段 | 第50-53页 |
3. 公文规范化以教育为依托 | 第53-56页 |
(三) 文书档案改革运动——公文方面 | 第56-58页 |
(四) 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文规范化的评析 | 第58-62页 |
1. 创新之处 | 第58-60页 |
(1) 行为主体的多元化 | 第58页 |
(2) 推广途径的多样化 | 第58页 |
(3) 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近代化公文体系 | 第58-59页 |
(4) 采用科学推广的模式 | 第59页 |
(5) 统计和分析公文数量 | 第59-60页 |
2. 不足之处 | 第60-62页 |
(1) 只令行,不问责,缺乏惩处办法 | 第60页 |
(2) 文书处理程序繁琐,文件数量巨大,文牍现象严重 | 第60-62页 |
五、民国时期公文规范化建设的评述 | 第62-69页 |
(一) 对民国时期公文规范化的总体评价 | 第63-66页 |
1. 民国时期公文规范化开始由“人治”向“法治”转变 | 第63页 |
2. 合“时” | 第63-64页 |
3. 行为主体向多元化发展 | 第64页 |
4. 拓展途径向多样化过渡 | 第64页 |
5. 以完备的公文体系为依托 | 第64-65页 |
6. 领导重视与“迎合性” | 第65页 |
7. 存在变异性 | 第65-66页 |
(二) 民国时期公文规范化对后世的影响 | 第66-69页 |
1. 对学术界的影响 | 第66-67页 |
2. 对行政机关的影响 | 第67-69页 |
结语 | 第69-71页 |
附录 民国时期政权更替图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