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序言 | 第8-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1 绪论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 第14-15页 |
1.3.1 研究对象 | 第14-15页 |
1.3.2 研究范围 | 第15页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15-17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15-17页 |
2 当代教堂建筑场地环境的处理 | 第17-28页 |
2.1 传统基督教堂建筑场地设计的沿革 | 第17-18页 |
2.2 不同场地环境下教堂的特征 | 第18-20页 |
2.2.1 都市环境中的教堂 | 第18-19页 |
2.2.2 村镇环境中的教堂 | 第19页 |
2.2.3 大自然中的教堂 | 第19页 |
2.2.4 校园中的教堂 | 第19-20页 |
2.3 融入场地环境的教堂 | 第20-23页 |
2.4 突出场地环境的教堂 | 第23-25页 |
2.5 既融入、又突出场地环境的教堂 | 第25-2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当代教堂建筑外部形象的处理 | 第28-53页 |
3.1 传统基督教堂外部形象的沿革 | 第28-32页 |
3.2 基于现代主义的教堂建筑 | 第32-40页 |
3.2.1 单一的几何形体 | 第34-36页 |
3.2.2 极简主义倾向 | 第36-38页 |
3.2.3 几何体的切削 | 第38-39页 |
3.2.4 经典现代主义的回归与超越:点、线、面、体的穿插构成 | 第39-40页 |
3.3 当代建筑思潮洗礼下的教堂 | 第40-48页 |
3.3.1 当代高技派教堂建筑 | 第40-42页 |
3.3.2 解构主义教堂建筑 | 第42-43页 |
3.3.3 新地域主义教堂建筑 | 第43-45页 |
3.3.4 当代生态教堂建筑 | 第45-48页 |
3.4 延续并升华传统宗教哲学的教堂 | 第48-52页 |
3.4.1 运用当代建筑语汇表达宗教隐喻 | 第48-50页 |
3.4.2 传统基督教建筑符号的创新性表达 | 第50-5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4 当代教堂建筑功能空间的组织 | 第53-70页 |
4.1 传统基督教堂空间组织的沿革 | 第53-57页 |
4.1.1 早期巴西利卡式 | 第53-54页 |
4.1.2 希腊十字式 | 第54-55页 |
4.1.3 拉丁十字式 | 第55-56页 |
4.1.4 从古典到当代 | 第56-57页 |
4.2 古典的传承与创新——线式与集中式空间组织 | 第57-61页 |
4.2.1 线式空间组织 | 第58-59页 |
4.2.2 集中式空间组织 | 第59-61页 |
4.3 源于现代主义——建筑空间的灵活组织 | 第61-63页 |
4.4 当代宗教活动的影响——多轴线多中心式空间组织 | 第63-68页 |
4.4.1 当带教堂功能的多元化 | 第63-66页 |
4.4.2 包容多种教派的教堂 | 第66-6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5 当代教堂建筑室内空间的处理 | 第70-91页 |
5.1 传统基督教堂室内设计的沿革 | 第70-73页 |
5.2 光影处理的当代性 | 第73-79页 |
5.2.1 顶光 | 第75-76页 |
5.2.2 高侧光 | 第76-77页 |
5.2.3 强调圣坛的光 | 第77-79页 |
5.3 色彩处理的当代性 | 第79-82页 |
5.3.1 白色 | 第79-81页 |
5.3.2 彩色 | 第81-82页 |
5.4 材料处理的当代性 | 第82-88页 |
5.4.1 砖石材料 | 第84-85页 |
5.4.2 木材 | 第85-87页 |
5.4.3 混凝土材料 | 第87-88页 |
5.5 室内外空间的穿插渗透 | 第88-9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6 结论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4页 |
索引 | 第94-96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6-98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