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4-5页 |
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2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5-17页 |
1.1.1 传统流媒体技术 | 第15-16页 |
1.1.2 对等网流媒体技术 | 第16-17页 |
1.2 对等网流媒体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2.1 传输延迟问题 | 第17-18页 |
1.2.2 邻居节点质量问题 | 第18页 |
1.2.3 带宽问题 | 第18-19页 |
1.2.4 安全问题 | 第19-20页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 | 第20-21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1-22页 |
第2章 动态分级模型及并发传输结构 | 第22-43页 |
2.1 引言 | 第22-24页 |
2.1.1 传输延迟产生的原因 | 第22页 |
2.1.2 相关工作 | 第22-23页 |
2.1.3 本章的主要贡献 | 第23-24页 |
2.2 动态分级模型 | 第24-29页 |
2.2.1 动态分级模型的目标 | 第24页 |
2.2.2 动态分级模型的描述 | 第24-27页 |
2.2.3 真实环境下的动态分级模型 | 第27-29页 |
2.3 并发传输结构 | 第29-36页 |
2.3.1 并发传输结构的描述 | 第29-31页 |
2.3.2 树状结构的平均传输延迟 | 第31-32页 |
2.3.3 并发传输结构的平均传输延迟 | 第32-34页 |
2.3.4 传输性能对比 | 第34-35页 |
2.3.5 节点扰动应对机制 | 第35-36页 |
2.4 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36-42页 |
2.4.1 实验环境构建 | 第36页 |
2.4.2 无节点扰动环境 | 第36-39页 |
2.4.3 节点扰动环境 | 第39-41页 |
2.4.4 视频子流数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3章 邻居节点质量评估框架 | 第43-64页 |
3.1 引言 | 第43-44页 |
3.1.1 邻居节点质量问题 | 第43页 |
3.1.2 相关工作 | 第43-44页 |
3.1.3 本章的主要贡献 | 第44页 |
3.2 邻居节点获取问题分析 | 第44-46页 |
3.2.1 基于 Tracker 服务器的候选节点列表获取方法 | 第45-46页 |
3.2.2 基于 Gossip 协议的候选节点列表获取方法 | 第46页 |
3.3 基于 Tracker 服务器的节点评估框架 | 第46-58页 |
3.3.1 Tracker HTTP 协议的改进 | 第48-51页 |
3.3.2 Tracker 服务器中的节点分组测量 | 第51-52页 |
3.3.3 评估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 第52-58页 |
3.4 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58-63页 |
3.4.1 实验环境的构建 | 第58-59页 |
3.4.2 启动延迟实验数据 | 第59-60页 |
3.4.3 播放延迟实验数据 | 第60-62页 |
3.4.4 丢帧率实验数据 | 第62-6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4章 社交网络资源分享框架 | 第64-89页 |
4.1 引言 | 第64-66页 |
4.1.1 社交网络 | 第64-65页 |
4.1.2 相关工作 | 第65页 |
4.1.3 本章主要贡献 | 第65-66页 |
4.2 社交网络资源分享框架 | 第66-74页 |
4.2.1 社交网络资源分享框架结构 | 第66-68页 |
4.2.2 流媒体直播系统分享节点工作策略 | 第68-71页 |
4.2.3 流媒体点播系统分享节点工作策略 | 第71-74页 |
4.3 社交网络资源分享框架性能分析 | 第74-79页 |
4.3.1 分享节点数量带来的影响 | 第75-78页 |
4.3.2 节点下载速率带来的影响 | 第78页 |
4.3.3 缓冲区划分策略的影响 | 第78-79页 |
4.4 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79-87页 |
4.4.1 实验环境构建 | 第80页 |
4.4.2 流媒体直播实验结果 | 第80-86页 |
4.4.3 流媒体点播实验结果 | 第86-8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第5章 模糊组合名声管理系统 | 第89-110页 |
5.1 引言 | 第89-90页 |
5.2 对等网流媒体中的名声管理系统相关工作 | 第90-95页 |
5.2.1 Black listing 全局名声管理系统 | 第92-93页 |
5.2.2 StRepS 分布式名声管理系统 | 第93-94页 |
5.2.3 SimplyRep 分布式名声管理系统 | 第94-95页 |
5.3 模糊组合名声管理系统 | 第95-101页 |
5.3.1 本地信任状态获取 | 第95-97页 |
5.3.2 网络佐证信任状态的组合 | 第97-99页 |
5.3.3 隔离节点的恢复 | 第99-101页 |
5.4 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101-108页 |
5.4.1 实验环境构建 | 第101-102页 |
5.4.2 无名声管理系统实验数据 | 第102-103页 |
5.4.3 加入名声管理系统的实验数据 | 第103-105页 |
5.4.4 协同攻击下的实验数据 | 第105-106页 |
5.4.5 伪装攻击下的实验数据 | 第106-108页 |
5.4.6 洗白攻击下的实验数据 | 第10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8-110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0-113页 |
6.1 总结 | 第110-111页 |
6.2 未来工作 | 第111-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20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120-121页 |
致谢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