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经济建设和发展论文

基于“奥肯定律”的经济增长和就业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引言第12-23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2-14页
        1.1.1 选题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解决的问题和研究内容第14-16页
        1.2.1 解决的问题第14页
        1.2.2 研究内容第14-16页
    1.3 研究方法第16页
        1.3.1 数量研究法第16页
        1.3.2 实证研究法第16页
    1.4 创新点第16-17页
        1.4.1 研究理论创新第16页
        1.4.2 研究视角创新第16-17页
    1.5 文献综述第17-23页
        1.5.1 国外研究综述第17-18页
        1.5.2 国内研究综述第18-20页
        1.5.3 文献评述第20-23页
2 理论基础综述第23-27页
    2.1 分工效应简介第23-24页
        2.1.1 分工效应概念第23页
        2.1.2 分工产生的原因第23-24页
        2.1.3 分工效应的影响第24页
    2.2 “奥肯定律”第24-25页
        2.2.1 “奥肯定律”简介第24-25页
        2.2.2 “奥肯定律”在中国的现状第25页
    2.3 配第-克拉克定律第25页
    2.4 斯密-杨格定理简介第25-27页
3 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第27-34页
    3.1 第一产业的发展特点第27-29页
    3.2 第二产业的发展特点第29-30页
    3.3 第三产业的发展特点第30-32页
    3.4 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概况第32-34页
4 我国失业率统计探究第34-37页
    4.1 现行失业率统计的缺陷第34-35页
    4.2 改进的失业率统计方法第35-36页
    4.3 我国“奥肯系数”的特征第36-37页
5 指标的选取及模型的构建第37-45页
    5.1 指标的选取第37页
    5.2 模型的建立及实证思路第37-39页
    5.3 实证分析第39-45页
        5.3.1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第39-41页
        5.3.2 数据的协整检验第41-43页
        5.3.3 误差修正模型(ECM模型)的估计第43-44页
        5.3.4 经济增长与就业、工资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第44-45页
6 “奥肯定律”在我国失效的原因分析第45-50页
    6.1 工资水平对于第一产业的影响第45-47页
    6.2 工资水平对于第二产业的影响第47-48页
    6.3 工资水平对于第三产业的影响第48-50页
7 结论建议第50-54页
    7.1 对于货币量的控制第50-51页
    7.2 对于货币投放方向的控制第51-54页
        7.2.1 投资向农业科技和就业人员培训倾斜第51页
        7.2.2 加大对中小民营企业的扶持和基层劳动力的工资水平第51-52页
        7.2.3 政策倾斜引导货币的流向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附录第57-61页
    附录A第57页
    附录B第57-59页
    附录C第59-61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1-63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轻骨料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及高强钢筋粘结锚固性能研究
下一篇:草本茶集连锁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