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1 学术意义 | 第10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1 访谈分析法 | 第11-12页 |
1.3.2 问卷分析法 | 第12页 |
1.3.3 系统分析法 | 第12页 |
1.3.4 文献法 | 第12页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4-24页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2.1.1 国外学者对执行力相关概念的看法 | 第14-15页 |
2.1.2 国外研究政府执行力的理论依据 | 第15-18页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24页 |
2.2.1 国内学者对政府执行力几种概念的理论分析 | 第19-20页 |
2.2.2 国内学者对研究政府执行力必要性的理论分析 | 第20-21页 |
2.2.3 国内学者对影响政府执行力因素的理论分析 | 第21-22页 |
2.2.4 国内学者对政府执行力构成内容的理论分析 | 第22页 |
2.2.5 国内学者对提升政府执行力的理论分析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我国县级政府执行力的现状分析 | 第24-40页 |
3.1 调查问卷和调研情况 | 第24-34页 |
3.1.1 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 第25-27页 |
3.1.2 问卷调查中对县级政府执行力问题的认识 | 第27-34页 |
3.2 我国县级政府执行力建设取得的成就 | 第34-36页 |
3.2.1 政府简化审批,提升执行力 | 第34-35页 |
3.2.2 政府强化首长问责制,·重视执行力建设 | 第35页 |
3.2.3 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完善提升了执行力 | 第35页 |
3.2.4 “马上就办”的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 | 第35-36页 |
3.3 我国县级政府执行力出现的问题 | 第36-39页 |
3.3.1 机械执行 | 第36页 |
3.3.2 选择执行 | 第36-37页 |
3.3.3 曲解执行 | 第37页 |
3.3.4 形式执行 | 第37页 |
3.3.5 “土政策”执行 | 第37-38页 |
3.3.6 威望执行,缺乏制度层面的引导 | 第38页 |
3.3.7 执行成本过高,效率低下 | 第38-39页 |
3.4 我国县级政府执行力问题产生的影响 | 第39-40页 |
3.4.1 政府难以取信于民,权威和形象大打折扣 | 第39页 |
3.4.2 政府的执行问题影响上下级政府的正常管理 | 第39-40页 |
第四章 我国县级政府执行力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0-54页 |
4.1 县级政府及其执法人员存在问题 | 第40-47页 |
4.1.1 县级政府和下级地方政府之间权责利不匹配 | 第40-41页 |
4.1.2 政府的监督问责和评估奖惩制度不完善 | 第41-42页 |
4.1.3 政府执行效率受上级政府行政审批和本级部门林立的影响 | 第42-43页 |
4.1.4 政府公关建设和对外沟通机制不完善 | 第43-44页 |
4.1.5 政府在决策时存在问题 | 第44-46页 |
4.1.6 县级政府行政执行人员存在问题 | 第46-47页 |
4.2 各种利益协调存在问题 | 第47-50页 |
4.2.1 地方利益链长且在地方根深蒂固 | 第48页 |
4.2.2 政府存在地方保护传统 | 第48-49页 |
4.2.3 政府部门间争夺利益 | 第49页 |
4.2.4 政策制定者、执行主体和执行客体存在利益不协调 | 第49-50页 |
4.3 执行中人治依然大于法治 | 第50页 |
4.4 县级政府执行力文化建设滞后 | 第50-52页 |
4.4.1 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消极思想影响政府执行力文化 | 第51页 |
4.4.2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执行力文化建设相对落后 | 第51-52页 |
4.5 县级政府执行客体同样存在问题 | 第52-54页 |
4.5.1 部分民众关心自身利益多于全局利益 | 第53页 |
4.5.2 部分民众受当地传统影响不理解政策 | 第53-54页 |
第五章 提升我国县级政府执行力的对策分析 | 第54-67页 |
5.1 完善县级政府相关制度机制,加强人员培训 | 第54-61页 |
5.1.1 正确处理县级政府和乡镇级政府之间的权责利关系 | 第54页 |
5.1.2 完善政府的监督和评估奖惩制度 | 第54-56页 |
5.1.3 优化行政审批,探索组织结构调整 | 第56-57页 |
5.1.4 加强与民众、社会组织、媒介互动,维护政府形象 | 第57-58页 |
5.1.5 完善决策机制,改善决策质量 | 第58-59页 |
5.1.6 加强对执法人员意识和能力的培训 | 第59-61页 |
5.2 协调各种利益关系 | 第61-63页 |
5.2.1 逐步整合地方利益链条 | 第61页 |
5.2.2 加强中央和上级政府对县级政府的监督 | 第61-62页 |
5.2.3 整合政策制定者、执行主体和执行客体之间的利益分配 | 第62-63页 |
5.3 勇于探索、制定行政执行的法律依据 | 第63页 |
5.4 加强执行力文化建设 | 第63-66页 |
5.4.1 弘扬优良传统习俗,摒弃落后风俗习惯 | 第64页 |
5.4.2 正确引导“人情关系”观念 | 第64-65页 |
5.4.3 发挥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 第65页 |
5.4.4 向领导干部灌输企业执行力文化中可借鉴的部分 | 第65页 |
5.4.5 借鉴军队“马上执行”的优良传统 | 第65-66页 |
5.5 提高群众文化素质,协调政策和传统习俗的关系 | 第66-67页 |
5.5.1 继续加大教育的投入 | 第66页 |
5.5.2 正确处理好政策和当地传统习俗的关系 | 第66-67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研究展望 | 第67-68页 |
研究结论 | 第67页 |
研究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附录1 | 第72-74页 |
附录2 | 第74-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8页 |